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󰲮󰲫󰲭󰲲󰲨󰲣󰲩𠶮󰲱󰲪󰲤󰲢𡔯𢐭󰲰󰲳󰲦󰲧󰲥󰲯󰲬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628-001 󰲢 口-09-12
注  音 ㄒㄧˇ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曾榮汾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喜」之異體。喜,小篆作手寫字,《說文解字.喜部》云:「喜,樂也。從壴從口。」依其字構,上從壴,下從口,然後世俗寫「壴」常變易作「手寫字」,如《玉篇.喜部》:「喜」字即作「手寫字」,《集韻.上聲.止韻》亦如是。《字鑑.上聲.止韻》「喜」字下注云:「從壴從口。壴音樹,嘉字上亦從壴。俗作手寫字、嘉。」《字彙.口部》云:「喜,從壴,俗作手寫字,誤。」推其變異之因,當是書寫便易所致,版刻字形承襲之。後俗寫之形,已難窺從壴原形,唯文獻既然有據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628-002 心-12-16
注  音 ㄒㄧˇㄒㄧˋ
漢語拼音 xǐ #xì
研 訂 者 曾榮汾
內  容

「憙」音ㄒㄧˇ時,為「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》「喜」、「憙」兩收,「喜」字下云:「樂也,從壴從口。」虛里切。「憙」字下云:「說也。從心從喜,喜亦聲。」虛記切。本為二字,段玉裁於「憙」字下注云:「說者,今之悅字。樂者,無所箸之詞;悅者,有所箸之詞。口部『嗜』下曰:『憙欲之也。』然則,憙與嗜義同,與喜樂義異。淺人不能分別,認為一字,喜行而憙廢矣。顏師古曰:『喜下施心,是好憙之意。」如據段說,則喜為喜樂義,音ㄒㄧˇ;憙為憙好義,音ㄒㄧˋ。二字本有所別,然後代混用為一,憙好字亦作喜矣。《字彙.心部》云:「憙:同喜。」文獻既然有據,收為「喜」之異體可也。然其音ㄒㄧˋ時,亦可獨立為正字。

#「憙」另兼正字

異 體 字 A00628-003 𠶮 口-08-11
注  音 ㄒㄧˇ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曾榮汾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喜」之異體。喜字,《說文解字.喜部》云:「手寫字,樂也。從壴從口。」然則,字本從壴。俗寫訛成「手寫字」,上作「吉」,下作「古」。推其演變之例,當為書寫筆順便易所致,《中國書法大字典.口部.喜》引王羲之書跡,即作「手寫字」。《敦煌俗字譜.口部》所收字形亦有如此者,《俗書刊誤.卷二.上聲.紙韻》云:「喜,俗作手寫字,非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口部》引《古今雜劇》「喜」亦作「手寫字」。文獻既然有據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628-004 欠-12-16
注  音 ㄒㄧˇ ㈡⑴ㄒㄧˇㄏㄡˋㄒㄧ
漢語拼音 ㈠xǐ ㈡⑴xī ⑵yǐ ⑶hòu #xī
研 訂 者 曾榮汾
內  容

「歖」為「喜」之異體。大徐本《說文》於「喜部」「喜」字下重文收「手寫字」,云:「古文喜,從欠,與歡同。」據此,則歖為喜古文之隸定字形,收為異體可也,《集韻.上聲.止韻.喜》云:「喜,《說文》:『樂也。』或從欠。」正承《說文》而來。然「歖」字若據段注《說文解字.喜部》「喜」字下重文收「手寫字」,隸定形當作「手寫字」,與大徐本不同,唯後代字書多從大徐,故仍收「歖」為「喜」之異體。

#「歖」另兼正字

⇒「㰻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