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𢮝𣭄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B01271-001 𢮝 手-08-12
注  音 ㄋㄚˊㄋㄚˊ
漢語拼音 ná #ná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拏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;「拏」,《說文.手部》云:「手寫字,牽引也。從女奴聲。女加切。」隸變作「拏」。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以「手寫字」為「拏、挐」之俗字。《字彙補.手部》曰:「手寫字,女加切,音拿,相牽引也。」《康熙字典.手部》於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按音義同拏,訛改手寫字。」《增廣字學舉隅.卷一.五字辨似》謂:「手寫字,音拿,相牽引也。同拏。」謹按:「手寫字」以「手取」以會「相牽引」之意,故可收為「拏」之異體字。

#「手寫字」另兼正字。



#「𢮝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B01271-002 手-06-10
注  音 ㄋㄚˊㄋㄚˊㄖㄨˊ
漢語拼音 ㈡ná ㈠ná #rú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「挐」為「拏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云:「手寫字,持也,從手加聲。」隸變作「挐」。「拏」,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曰:「手寫字,牽引也,從手奴聲。」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於「手寫字、拏、挐」下以「手寫字」為俗字,「拏、挐」為正字,云:「女加反,並相牽引也。」《集韻.平聲.麻韻》曰:「拏、挐:女加切,《說文》:『牽引也。』或作挐。」《正字通.手部》「拏」下云:「《說文》:拏從手奴聲,牽引也;挐從手如聲,持也。按牽引亦有持意,不必分為二。《六書故》、《增韻》、《正韻》、《讀書通》皆合挐、拏為一。舊註拏與挐同。」故「挐」可收為「拏」之異體字。

#「」另兼正字。

⇒「拿」之異體



#「挐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B01271-003 手-06-10
注  音 ㄋㄚˊㄋㄚˊ
漢語拼音 ná #ná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「拿」為「拏」之異體。後亦獨立為正字。「拏」,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云:「手寫字,牽引也,從手奴聲。」隸變作「拏」。《四聲篇海.手部》曰:「拿,音拏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手部》引〈古今雜劇〉有「拿」字。《字彙.手部》及《正字通.手部》并云:「拿,俗拏字。」後世以俗字代正字者益多,「拿」遂成為獨立正字。與「拏」字並行。然「拿」本為「拏」之俗字,自應收為「拏」之異體字。

#「」另兼正字。



#「拿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