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󶼁󶼀󶼂󶼃󶻿𪉳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749-001 酉-09-16
注  音 ㄒㄧㄢˊㄐㄧㄢˇ
漢語拼音 ㈡xián ㈠jiǎn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醎」為「鹹」之異體。「鹹」之篆文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鹵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曰:「銜也,北方味也。從鹵咸聲。」「醎」字見《敦煌俗字譜.鹵部》(字跡雖漫渙不清,然筆意尚可認定),《五經文字.鹵部》以為「鹹」之訛字,然澤存堂本《玉篇.酉部》則曰:「音咸,俗『鹹』字。」《廣韻.平聲.咸韻》、《正字通.酉部》並同。按:「醎」、「鹹」並從「咸」得聲,是二字音同,而一從酒器之「酉」,一從鹹地之「鹵」,則義遠,此《五經文字》以「醎」為訛,而《集韻.平聲.咸韻》以為非者也;然「酉」與「鹵」形近,傳寫之際,書家多有通作者,此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之以「醎」為俗者也,則「醎」為「鹹」之異體,音義既同(《龍龕手鑑.酉部》:「醎,不淡也。」),形亦可說,故可收。

⇒「鹼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4749-002 𪉳 鹵-09-20
注  音 ㄒㄧㄢˊ
漢語拼音 xián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鹹」之異體。「鹹」之篆文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鹵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曰:「銜也,北方味也。從鹵咸聲。」「手寫字」字見《康熙字典.備考.鹵部》引《篇海類編》曰:「同『鹹』。」《中文大辭典.鹵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鹵部》並同。按:此字《古文四聲韻.平聲.咸韻》引〈義雲章〉作「手寫字」,而《漢語大字典.鹵部》引〈三體石經.文公〉作「手寫字」,所從之「鹵」移於「咸」下,楷定即作「手寫字」。夫漢字形構,其偏旁本可移易而字同,如「翕」之作「手寫字」、「翊」之作「翌」、「檻」之作「手寫字」者是,則「鹹」之作「手寫字」,亦同一字也,故可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