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󶸐󶸔A04700-003𩺀󶸒鰿𩼿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700-003 A04700-003 魚-09-20
注  音 ㄐㄧ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鯽」之異體。「鯽」之字形,或從「即」,或從「手寫字」,故古籍作「鯽」者,如《龍龕手鏡.魚部》、《龍龕手鑑.魚部》、《玉篇.魚部》、《類篇.魚部》等。作「手寫字」者,如《正字通.魚部》、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魚部》。從「手寫字」近篆,從「即」近隸,今通行楷定「即」。故無論見於《說文.魚部》鰂之重文「鯽」,或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魚部》鰂或從手寫字手寫字,或作「手寫字」。「鯽」與「手寫字」乃一字異形,今立「鯽」為正字,故收「手寫字」為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700-006 𩼿 魚-15-26
注  音 ㄐㄧ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鯽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魚部》手寫字,注云:「今人用為手寫字魚字。」《正字通.魚部》手寫字,鯽本字,魚背隆起如劍脊,故從脊。《說文》作手寫字。《玉篇.魚部》、《龍龕手鏡.魚部》、《龍龕手鑑.魚部》手寫字與鯽同。《康熙字典.魚部》手寫字,注云:「《說文》手寫字本字。」《彙音寶鑑.魚部.二十六畫》手寫字,同手寫字。《異體字手冊.十五畫》鯽,收本字「手寫字」,篆文「手寫字」。「手寫字」之字形,從篆楷化,與「手寫字」同字,皆為「鯽」之本字。今收「手寫字」為「鯽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700-008 鰿 魚-11-22
注  音 ㄐㄧˋㄐㄧˊ
漢語拼音 jì #jí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鰿」為「鯽」之異體。《玉篇.魚部.手寫字字》「鰿」同「鯽」,鮒魚也。《集韻.入聲.麥韻.昔韻》鰿,小魚。又鰿,鮒也。《正字通.魚部》鰿,俗呼鯽魚。《四聲篇海.魚部》鰿,音手寫字,義同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魚部》手寫字,段注:「資昔切,十六部。按:或作鰿,責聲亦十六部也。或作鯽。」故「鰿」同「手寫字」,與「手寫字」同「鯽」,此乃常見之以音同而衍,義同而用之異形字。今立「鯽」為正字,故收「鰿」為異體也。



#「鰿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4700-009 𩺀 魚-10-21
注  音 ㄐㄧ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鯽」之異體。《龍龕手鏡.魚部》、《龍龕手鑑.魚部》、《玉篇.魚部》、《廣韻.入聲.昔韻》、《集韻.入聲.昔韻》、《類篇.魚部》,均以「手寫字」同「鯽」字。《重訂直音篇.卷六.魚部》以俗字「鯽」同「手寫字」。《字彙.魚部》「手寫字」,「鯽」本字,俗作鯽。「鯽」,注云:「魚似鯉,色黑而體促,壯大而脊隆。」《正字通.魚部》「手寫字」為「鯽」本字。注云:「魚背隆起如劍脊,故從脊。」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魚部》鯽,注云:「俗鰂字,今人用為手寫字魚字。」「鰂」、「手寫字」既通用「鯽」,且立「鯽」為正字,故收其本字為異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