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󶧏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546-001 月-04-08
注  音 ㄅㄢ
漢語拼音 bān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頒」之異體。頒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頁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大頭也。從頁,分聲。一曰鬢也。《詩》曰:『有頒其首。』」《集韻.平聲.删韻》:「頒,《說文》:『大頭也。一曰𩯭也。』引《詩》:『有頒其首。』一曰賜也。通作手寫字。逋還切。」《字彙.月部》:「手寫字,與頒同。《禮.王制》:『名山大澤不以手寫字。』」《漢語大字典.月部》:「手寫字,同頒。《集韻.刪韻》:『頒,通作手寫字。』」據上所引,是「手寫字」同「頒」,可收為「頒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546-002 肉-04-08
注  音 ㄅㄢㄈㄣˊ
漢語拼音 ⑴bān ⑵fén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「肦」為「頒」之異體。

「肦」,各字書韻書多作「手寫字」。《集韻.平聲.文韻》:「頒、手寫字,符分切。大首貌,一曰眾貌。或從肉。」「手寫字」形亦見《類篇.肉部》、《四聲篇海.肉部》、《字彙.肉部》等。《正字通.肉部》:「手寫字,敷文切,音焚,大首貌。又與頒通。」按:「手寫字」形上引各書皆收肉部,而偏旁作「月」者,《正字通.肉部》「月」字注云:「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。石經改作月,中二畫連左右,與日手寫字手寫字異。今俗作月以別之。」《彙音寶鑑.君下平聲》:「肦,大首貌。頒,同上字。」字則從月作「肦」。凡肉部之字,左偏旁作「月」,如「肌」、「肝」、「肘」等,故此形從《彙音寶鑑》作「肦」。據上所引,則「肦」同「頒」,故可收為「頒」之異體。

按:「肦」形對應正字「頒」時,《集韻》音「符分切」,訓「大首貌,一曰眾也」。《正字通》音「敷文切」,訓「大首貌」。上引二切,今音皆讀ㄈㄣˊ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