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𡶊𥞒𨹕󶗤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407-001 𡶊 山-05-08
注  音 ㄊㄨㄛˊ
漢語拼音 tuó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陀」之異體。「陀」之銘文作「手寫字」(《古文字類編》引戰國〈中山王方壺〉),楷定作「陀」,《龍龕手鑑.阜部》:「手寫字陀,不平貌。」《玉篇.阜部》亦曰:「陂陀,險阻也。」

手寫字」字見《四聲篇海.山部》,曰:「青陁。」而《字彙.山部》、《正字通.山部》俱云:「手寫字,同陁。」按:「陁」字,《敦煌俗字譜.阜部》、《玉篇.阜部》以為「陀」之俗,而《龍龕手鑑.阜部》亦以為與「陀」同,知「陁」即「陀」也,以「它」與「㐌」形近而亂故也。夫山者,地高有石者;阜者,大陸也,山無石者,二者義近可通,故「手寫字」之古文作「手寫字」是也。據此,則「陀」之作「手寫字」,乃以義近之字改易形符,且「它」、「㐌」形近而誤者也,其為異體可從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4407-002 阜-05-08
注  音 ㄊㄨㄛˊ ㈡⑴ㄊㄨㄛˊˋˇ
漢語拼音 ㈠tuó ㈡⑴tuó ⑵zhì ⑶yǐ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陁」為「陀」之異體。「陀」之銘文作「手寫字」(《古文字類編》引戰國〈中山王方壺〉),楷定作「陀」,《龍龕手鑑.阜部》:「手寫字陀,不平貌。」《玉篇.阜部》亦曰:「陂陀,險阻也。」

「陁」字(中5.40.上-2)見《敦煌俗字譜.阜部.陀字》引,以為「陀」之俗,《玉篇.阜部》並同。按:「它」、「㐌」二者形近易混,「陀」之作「陁」,當是形誤之失,然通行已久,此字書所以以為「俗」者也,是「陁」為「陀」之異體信矣,故可收。

⇒「阤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4407-008 山-05-08
注  音 ㄊㄨㄛˊㄊㄨㄛˊ
漢語拼音 tuó #tuó
研 訂 者 陳新雄
內  容

「岮」為「陀」之異體。《集韻.平聲.戈韻》:「陀、岮、陁。《博雅》:『陂陀,衺也。』或作岮、陁。」《類篇.山部》:「岮、唐何切。《博雅》:『陂陀,衺也。』或作岮。」《重訂直音篇.山部》:「岮,與陀同。手寫字,同上。」按:岮與陀同,故定作「陀」之異體。

#「」另兼正字。



#「岮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