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𠤚𠤟󰦬𠤞󰦪󰦫󰦮󰦭𢂚𢂦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439-001 匕-06-08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手寫字,云:「高也,早匕為卓,匕手寫字手寫字,皆同義。手寫字,古文手寫字」。又段注云:「漢隸及今隸從手寫字,用古文而小篆廢矣。又疑古文恐是篆文之誤」。

《玉篇.匕部》手寫字,注云:「……今作卓」。《字彙.匕部》手寫字,亦注云:「竹角切,音卓。的也。手寫字手寫字,高貌。今作卓。」《五經文字.匕部》收「手寫字、卓」云:「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隸省」。《正字通.匕部》手寫字,同卓。又《重訂直音篇.卷七.匕部》亦收「手寫字」與「卓」同。雖今行隸定「卓」而廢篆形「手寫字」,然亦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439-002 𠤚 匕-07-09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手寫字」之字形,見於《集韻.入聲.覺韻》卓,古作手寫字。《康熙字典.十部》亦收「卓」古文「手寫字」。

手寫字」之上形從「匕」,匕同比,早比之,則高出於後比之者矣。下形作「手寫字」,或取古文「手寫字」楷化。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古字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439-003 𠤟 匕-08-10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《字彙補.匕部》手寫字,古文卓字。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古文異體》以「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古文異體。《四聲篇海.匕部》、《重訂直音篇.卷七.匕部》、《康熙字典.十部》、《異體字手冊.八畫》、《佛教難字字典.十部》均收古文「手寫字」。

「卓」字見於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此「手寫字」當從篆體楷化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439-004 𠤞 匕-09-11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《康熙字典.十部》卓,收古文「手寫字」。又《康熙字典.匕部》引《玉篇》手寫字,古文卓字。《異體字手冊.八畫》亦收古文「手寫字」。

「卓」字見於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此「手寫字」當是篆體楷化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439-005 𢂚 巾-06-09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《字彙補.巾部》手寫字,引《說文長箋》,古文卓字。《康熙字典.巾部》亦引《字彙補》收手寫字,古文卓字。《異體字手冊.八畫》、《佛教難字字典.十部》均收古文「手寫字」。

「卓」之古文,見於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作「手寫字」形。下形「手寫字」楷化成「手寫字」,上形從「手寫字」,篆作「匕」,碑別作「手寫字」,或楷變作「亠」。

手寫字」同「卓」,為古文「卓」字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439-006 𢂦 巾-06-09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

手寫字」字見於《四聲篇海.巾部》、《重訂直音篇.卷七.巾部》手寫字,音卓。

今據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「手寫字」,古文「手寫字」。而「手寫字」即今「卓」。則此「手寫字」字即「卓」之古文楷化。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0439-007 木-06-10
注  音 ㄓㄨㄛㄓㄨㄛˊㄓㄨㄛ
漢語拼音 ⑴zhuō ⑵zhuó #zhuō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桌」為「卓」之異體。《重訂直音篇.卷四.木部》桌,與卓同。《廣韻.入聲.覺韻》卓,高也。竹角切。桌,古文。《四聲篇海.木部》收「桌」,音卓,高也。《字彙.木部》桌,竹角切,音卓,高也。《康熙字典.木部》桌,亦引《廣韻》與卓同。此「桌」同「卓」之音義,並據文獻卓為桌之古文,收為異體可也。

又《正字通.木部》桌,俗呼几案曰桌。與卓別義,另兼正字。(見「桌」字)。

#「桌」另兼正字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