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包𠣒󰤴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408-001 󰤴 色-00-05
注  音 ㄅㄠ ㈡⑴ㄕㄜˋㄕㄞˇㄙㄜˋ
漢語拼音 ㈠bāo ㈡⑴shè ⑵shǎi ⑶sè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包」之異體。「包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包部》:「妊也,象人褢妊,手寫字在中,象子未成形也。」隸定作「包」(《漢隸字源.平聲.肴韻》引〈石經論語殘碑〉),而《漢簡文字類編.勹部)則省筆作「手寫字」(居圖五三一),當是「手寫字」字也,故《隸辨.卷六.偏旁》「手寫字」下注云:「隸變……或作『手寫字』、『手寫字』。」則「手寫字」為「包」隸變之形,信而有徵,故可收。

⇒「色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0408-002 𠣒 勹-04-06
注  音 ㄅㄠㄅㄠ
漢語拼音 bāo #bā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包」之異體。「包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隸定作「包」。「手寫字」字始見《龍龕手鑑.勹部》,云:「『手寫字』,或作;『包』,今。布交反,手寫字也。」依此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包」之或體,《漢語大字典.勹部》從之,然《四聲篇海.勹部》、《字彙.勹部》則俱云:「『手寫字』,布交切,音『包』,衣也。與《龍龕手鑑》異。依此,則「手寫字」與「包」僅是同音字耳。綜合字書資料可知:「手寫字」為一形二字之「同形字」,其一為「包」之或體,與「包」同;其一則讀如「包」,為同音字。今依《龍龕手鑑》所記,「手寫字」為「包」之或體,文獻有據,故可收。

#「𠣒」另兼正字

異 體 字 A00408-003 勹-00-02
注  音 ㄅㄠㄅㄠ
漢語拼音 bāo #bā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勹」為「包」之異體。「包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包部》:「妊也,象人褢妊,手寫字在中,象子未成形也。」段注:「女部曰:『妊者,孕也。』子部曰:『孕者,褢子也。』引伸之為凡外裹之偁。」「勹」字亦見《說文解字.勹部》云:「手寫字,裹也,象人曲形有所包裹。」二字音同(布交切),義近,例可通用,典籍中多以「包」代「勹」,故段氏云:「今字『包』行而『勹』廢矣。」「勹」字既久廢不用,今以通行之「包」為正,而以之為異體可也,故可收。

 



#「勹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