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0045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乱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「亂」字,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云:「治也。從乙,乙、治之也;從。」《偏類碑別字.乙部》引〈魏鄭義碑〉,《金石文字辨異.去聲.翰韻》引〈唐內侍李輔光墓志〉皆簡化作「乱」。唐《干祿字書.去聲》以「乱」為「亂」之俗字,《字彙.乙部》及《正字通.乙部》並承其說,均謂「乱」為俗「亂」字。然則「乱」為「亂」之異體可確認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luàn ㈠luá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㈡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云:「,亂也。一曰治也,一曰不絕也。從言絲。,古文。」徐鍇解釋「」字曰:「象𢇁亂,爪治之。爪,覆手也。」段玉裁注曰:「與爪部,乙部亂,音義皆同。」,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四》引〈楚帛書〉作「」,〈三體石經無逸〉作「」。〈楚帛書〉與〈三體石經無逸〉所書,皆《說文》古文之變體。《類篇.乙部》寫作「」,四部備要本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作「」,皆與「亂」同。然則「」本「」之古文,因音義皆與「亂」同,後世乃逕以為「亂」之異體。音 依說文「」又「」之古文,「」又「」之變體,是亦「」之異體矣。音 ㈠ ⇒「䜌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luàn ㈠luá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㈡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有「」字,乃「」之古文,徐鍇解為:「象𢇁亂,爪治之。爪,覆手也。」段玉裁云:「與爪部,乙部亂,音義皆同。」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四》引〈楚帛書〉作「」,〈三體石經無逸〉作「」,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「亂」字下有重文作「」者,《四聲篇海.十部》亦收有「」字,《字彙補.十部》「」字下並云:「古亂字,見字義總略。」是則「」字乃承〈楚帛書〉與〈三體石經無逸〉而來,乃「」之變體。依據上述各家之說,其為「亂」之異體,可斷無疑矣。音 ㈠ ⇒「䜌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luàn ㈠luá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㈡ 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「」之古文作「」,徐鍇解為「象𢇁亂,爪治之。爪,覆手也。」段注:「與爪部.乙部亂,音義皆同。」《類篇.乙部》、四部備要本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「亂」字下收有重文「、、」。按「」字楷書應作「」,上頭是「爪」,下頭是「又」,「爪」與「又」都是「手」,中間三個「幺」代表「𢇁」,所以徐鍇說「象𢇁亂,爪治之。」其實應該是「爪又治之」。因為「幺、糸」義無別,於是後起俗字「」乃書作「」。「」亦作「」,「」,為「亂」之異體,則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亦可以確定矣。 ㈠ ⇒「䜌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:「,古文,音亂,理也。」《字彙補.手部》:「,古文亂字,理也。」按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有「」字為「」之古文。「」字上從爪,下從又,楷寫有作「、、、」者,而「」字上從爪,下從手,從「手」與從「又」其義無別,「又」即「手」也。中作「」,或即「」之變形省文。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,故「」亦為「亂」之異體,可無疑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6 |
---|---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luàn ㈡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㈠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攴部》:「,煩也。從攴、從,亦聲。」段注云:「煩熱頭痛也,引申為煩亂。按與𠬪部,乙部亂,言部,音義皆同。煩曰,治其煩亦曰亂也。」按「」楷寫作「」,《廣韻.去聲.換韻》、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、《四聲篇海.攴部》均收有此字,惟《集韻》云:「,通作亂。」《正字通.攴部》亦云:「,同亂。」《字彙補.攴部》云:「,與亂同。見《說文長箋》。」「」字將左偏旁「」下之「又」訛為「十」,亦猶「」字訛為「」。是則「」與「」同字,皆為「亂」之異體。 又《說文》「」字,今楷作「」,已收入《罕用字表》,「」為「」之訛,則為「」之異體亦可知矣。 ㈡ ⇒「𢿳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7 |
---|---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luàn ㈡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㈠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𠬪部》:「,治也,ㄠ字相亂,𠬪治之也。讀若亂同。一曰理也。,古文。」《康熙字典.爪部》收有「」字云:「《字彙補》:與亂同。〈亢倉子〉:共工稱矣。」《中文大辭典.爪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爪部》並同。今查《字彙補.爪部》作「」,不作「」。按《說文解字.𠬪部》「」字,楷寫作「」,無論《字彙補》之作「」抑作「」,應皆是「」之訛變。「亂」字《金文編.卷一四》引〈召伯簋〉作「」,《漢隸字源.去聲.換韻》引〈景君銘〉作「」,云:「即亂字省文。」《玉篇.乙部》「亂」字下云:「理也,寇也。或作。」然則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,「」為「」之訛變,其為「亂」之異體亦可知矣。 又「」已收為罕用字,而「」又為「」之訛變,是亦可為「」之異體。 ㈡ ⇒「𤔔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08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luàn ㈠luá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㈡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,亂也。」其古文作「」,徐鍇曰:「象絲亂,爪治之。爪,覆手也。」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「亂」字下,收有重文「、、」。按「」字上從爪,下從又。爪、又皆手也。楷寫當作「」,「」之變體有作「」,其下「十」乃「又」之訛變。《四聲篇海.爪部》、《字彙補.十部》又有作「」,殆又「」之變。蓋從ㄠ、從糸義皆無別。「」既是「亂」之異體,則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,亦可無疑矣。音 ㈠ ⇒「䜌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1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luàn ㈠luá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㈡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「」之古文「」,以其音義皆與「亂」同,故後世逕以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「」字《類篇.乙部》作「」,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作「」。《四聲篇海.十部》除收有「」字外,並有重文「」。「」殆即《類篇》、《集韻》「」「」字之變體,將中間「㠯、呂」訛變為「目」。是則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亦無疑議矣。音 ㈠ ⇒「䜌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、。乙,治之也。」而字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𠬪部》云:「,治也。ㄠ子相亂,𠬪,治之也。」段注云:「ㄠ子謂。亂當作爭,謂也。音扃,介也。彼此分介則爭。」是「亂」字中本從(ㄠ),今楷書正體作「亂」,「ㄠ」寫作「」,應是俗寫,《字鑑.去聲.換韻》「」字下云:「俗作、乱。」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俗書簡畫者》亦云:「,俗作。」按「」乃承篆文而來,本是正字,「亂」為俗寫,分楷書約定成俗,將「亂」視為正字,故「」遂為異體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小篆「」,從乙、。而「」字是從(ㄠ)、從(𠬪)、從(冂)。所謂ㄠ子相亂,𠬪治之。是「」字楷書本應作「」,亦有作「」者,嗣「ㄠ」變體為「」,又作「」,於是今之楷書以俗為正,書作「亂」。 今查《四聲篇海.乙部》有作「」者,訛「又」為「夕」,而作「」者,則又「」之省。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俗書簡畫者》:「,俗作。」《字彙.首卷.從古》亦云:「,俗作。」是則「」為「」之省文,「」又「亂」之訛變,故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亦可以定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6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云:「,治也。從乙。乙,治之也。」字本從「」(ㄠ),楷寫應作「」,自《玉篇.乙部》書作「」,將從「」訛變為「」,《干祿字書.去聲》且以為正體,並云:「乱、,上俗下正。」此遂以「」為楷書正體。嗣又變「」上半之短橫為點作「」,於是今楷乃全寫成「亂」。今「亂」行而「」亦成為異體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1 |
---|---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luàn ㈡⑴shǐ ⑵shì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㈠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」今楷作「亂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十二畫.亂字》引〈隋王弘墓誌〉作「」。《偏類碑別字.乙部.亂字》引〈唐程村造橋碑〉作「」。《佛教難字字典.乙部》亦收有「」。按「亂」字《偏類碑別字.乙部》引〈魏鄭義碑〉作「乱」,《碑別字新編.乙部》引〈魏元恭墓誌〉作「」,「」殆又「乱」之訛。「乱」,唐《干祿字書.去聲》、《字彙.乙部》、《正字通.乙部》並以為乃「亂」之俗字,則「」亦可以為「亂」之異體可知矣。作「」者,亦「」之訛也。音 ㈡ ⇒「始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」今楷作「亂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十二畫.亂字》引〈魏李謀墓誌〉作「」。按「亂」字左偏旁從「」,《說文解字.𠬪部》云:「,治也。ㄠ子相亂,𠬪治之也。」其結構是從ㄠ、冂、𠬪,會意。而「」之左偏旁「」,當從「」字省「ㄠ」而來。是則「」為「亂」之省文。《篇海類編.干支類.乙部》作「」者,是又「」之變。依此而推,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可斷定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從。」《碑別字新編.十二畫.亂字》引〈魏尔朱紹墓誌〉作「」。《類篇.乙部》亦作「」。按《龍龕手鏡.雜部》及《龍龕手鑑.雜部》「」並作「」,故「亂」亦可書作「」。其為「亂」之異體可知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從。」今楷作「亂」。《漢隸字源.去聲.換韻》引〈韓勑造孔廟禮器碑〉作「」,〈老子銘〉作「」,〈孝廉柳敏碑〉、〈安平相孫根碑〉並作「」。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亦均收有「」字。按「」字結構為從ㄠ、冂、𠬪,會意。「𠬪」字下半從又、從寸,其義一也。「又」為手,「寸」亦手也。故「」字有書作「」者,而「亂」字書作「」,是亦異體也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從。」今楷作「亂」。《金石文字辨異.去聲.翰韻.亂字》引〈唐西平郡王碑〉作「」。《佛教難字字典.乙部》亦收有「」字。按「亂」字,《碑別字新編.十二畫》引〈魏爾朱紹墓誌〉作「」,《類篇.乙部》並同。今《金石文字辨異.去聲.翰韻》引〈唐西平郡王碑〉作「」者,殆「」之省體。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,而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,信可知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6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從。」《四聲篇海.不部》:「,音乱。」《中華字海.攵部》:「,同乱,字見《篇海》。」「,同乱,見《直音篇》。」按「」當是合「不」「整」二字以會意。「整」者,齊也;不整者,不齊也。不齊乃有亂意,此是後起之俗字,其為亂之異體,應可斷定矣。 |
異 體 字 | A00045-017-7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uàn #luàn |
研 訂 者 | 李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亂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,治也。從乙,乙,治之也。從。」又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𠬪部》:「,治也。ㄠ子相亂,𠬪治之也。讀若亂同。一曰理也。,古文。」按《金文編.卷十四》「」引〈召伯簋〉作「」,即「」也。《說文.𠬪部》段注云:「,治也。此與乙部亂音義皆同。」《隸辨.去聲.換韻.字》引〈北海相景君銘〉云:「說文,讀若亂同。古文尚書亂皆作。」《六書正譌.去聲.換韻》云:「,隸作,從乙,乙亦治之也。俗作,非。」然則「亂」之作「」,其來有自矣。故可為亂之異體。 #「𤔔」另兼正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