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𧽸𨄬󵵍󵵇󵵎󵵈󵵉󵵊𨇙𨇭󵵋󵵌𨇮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044-001 𨄬 足-11-18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
漢語拼音 ⑴jué ⑵juě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之字形,見於《四聲篇海.足部》手寫字,注云:「其月切。又作蹷,倒也,跳也」。《康熙字典.備考.足部》引《五音篇海》,以「手寫字」同「蹷」字。「蹷」同「蹶」,《字彙.足部》、《正字通.足部》皆有此注。今《異體字手冊.十九畫》蹶,亦收「手寫字」為或體。故以「手寫字」同「蹷」字,又「蹷」、「蹶」同也,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可也。

◎「手寫字」,今標準字體作「𨄬」。

異 體 字 A04044-002 足-12-19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
漢語拼音 ⑴jué ⑵juě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蹷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「蹶」云:「僵也,從足厥聲。一曰跳也,亦讀若橜,居月切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字作「蹷」,云:「僵也。從足厥聲,一曰跳也,讀亦若橜」。注並引《孟子》:「今夫蹶者趨者……」。則《說文》「蹶」、「蹷」二字無異。《玉篇.足部》以「蹷」同「蹶」。《集韻.入聲.月韻》有云:「蹷」亦書作「蹶」。《字彙.足部》、《正字通.足部》皆收「蹷」同「蹶」。常見字之所從,或在左,或在下,皆指同字,此字亦是。故收「蹷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044-003 𨇙 足-16-23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
漢語拼音 ⑴jué ⑵juě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《類篇.足部》、《集韻.去聲.祭韻》收「蹶、手寫字」皆云:「僵也,一曰跳也。或從衞」。《廣韻.去聲.祭韻》手寫字,亦作蹶。居衞切。《龍龕手鏡.足部》、《龍龕手鑑.足部》皆收「手寫字」字,所注音義與「蹶」同。《康熙字典.足部》引《爾雅》「手寫字」亦作「蹶」。乃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也。

異 體 字 A04044-004 𨇭 足-17-24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
漢語拼音 ⑴jué ⑵juě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《龍龕手鏡.足部》以「蹶」,正;「手寫字」,俗。《四聲篇海.足部》亦收「手寫字」,云:「居月切。失也,又居衞切」。《字彙補.足部》手寫字,音厥。失也。《廣韻.入聲.月韻》注「蹶」,失脚。則知「手寫字」、「蹶」音義無別,《龍龕》同「蹶」,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044-005 𨇮 足-18-25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
漢語拼音 ⑴jué ⑵juě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「蹶」,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云:「僵也,從足厥聲。……居月切。手寫字,蹶或從闕」。《玉篇.足部》引《說文》:「手寫字」同「蹶」。《集韻.入聲.月韻》收「蹶、手寫字」,云:「或從闕」。《四聲篇海.足部》手寫字,音蹷,義同。《字彙.足部》手寫字,同蹶。《正字通.足部》以「手寫字」為俗字,並云:《說文》蹶,或作手寫字,今不從。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足部》以「蹶」為正,「手寫字」同。故「手寫字」同「蹶」字,既為蹶之或體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4044-006 𧽸 走-12-19
注  音 ㄍㄨㄟˋㄐㄩㄝˊ
漢語拼音 guì #jué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《集韻.去聲.祭韻》蹶,或從衞,從走,作手寫字手寫字。《正字通.走部》手寫字,與蹶同。從「足」從「走」其形類相近,又從厥聲之音同,故「手寫字」、「蹶」同字,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可也。



#「𧽸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4044-007 󵵇 足-12-19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
漢語拼音 ⑴jué ⑵juě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。《龍龕手鑑.足部》收俗字「手寫字」。《說文.足部》蹶,僵也,從足厥聲。依《異體字例》凡厥形多作󰩙。故收俗字「手寫字」為「蹶」之異體字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