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󵅐󵅗󵅒󵅍󵅏󵅑󵅓󵅕󵅖󵅎󵅔𦺂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3532-001 𦺂 艸-12-18
注  音 ㄆㄚ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《四聲篇海.艸部》手寫字,音葩。《字彙補.艸部》手寫字,音義與葩同。《康熙字典.補遺.艸部》手寫字,亦引《字彙補》同葩。見於《佛教難字字典.艸部》葩,收「蘤」字,又《正字通.艸部》葩,注云「……《楚辭九歌傳》:葩兮代舞。王逸註:香草,改作芭,讀為巴,或作蘤。」蘤,《思玄賦注》古花字。若「葩」或作「蘤」,則「手寫字」之字形與「蘤」相近。今據文獻,「手寫字」同「葩」,故以「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也。

異 體 字 A03532-002 󵅍 艸-07-10
注  音 ㄆㄚ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手寫字,注云:「華也,從艸手寫字聲。普巴切。」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麻韻.葩字》收「手寫字」字,注引〈北魏孫秋生等造像記〉:榮茂春手寫字。孫淵如云:寫葩為手寫字,知今俗所傳花字,乃此字之行草。李善注引郭璞曰:葩為古花字。又《廣碑別字.十三畫.葩字》引〈魏魏靈藏造像記〉收「手寫字」。《偏類碑別字.艸部.葩字》亦引此作「手寫字」。「葩」字本從「艹」頭,後多變化作「艹」、「卝」。右下形「巴」,碑體作「匕」。「手寫字」、「葩」文獻引為古「花」字。既為同字異形,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3532-003 󵅎 艸-09-13
注  音 ㄆㄚ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字同「葩」,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艸部》葩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字彙補.艸部》手寫字亦是。「艹」頭字今書寫常見連筆,而碑刻多見分筆成「卝」。而「艹」部與「卝」有別。然知「葩」字作「手寫字」非別為二字,乃筆形變化所致,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3532-004 白-04-09
注  音 ㄆㄚ #⑴ㄅㄚˋㄆㄚ
漢語拼音 pā #⑴bà ⑵pā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《廣韻.平聲.麻韻》:「葩,花也。又草花白,亦作手寫字。普巴切」。《康熙字典.艸部》葩,注引《類篇》一作手寫字,一作手寫字。《佛教難字字典.艸部》葩,亦收手寫字字。見於《六書正譌.平聲.哥戈韻》、《字彙.白部》、《正字通.白部》手寫字,均注以俗作「葩」非。然「葩」、「手寫字」音同。「手寫字」字省艹,形易混同,文獻既載,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



#「皅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3532-005 艸-05-09
注  音 ㄆㄚㄅㄛˊ
漢語拼音 pā #b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。《重訂直音篇.卷四.艸部》葩,披巴切。草木葉,又草木花白。手寫字,同上。又音白。《集韻.平聲.麻韻》、《類篇.艸部》均以「葩」同「手寫字」,披巴切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華也。或省。《四聲篇海.艸部》手寫字,音葩,義同。《字彙補.艸部》手寫字,又披巴切。與葩同。《佛教難字字典.艸部》葩,亦收「手寫字」字。又「手寫字」字另有音義,故《正字通.艸部》葩,注引《同文鐸》或作手寫字,非。然「手寫字」亦有與「葩」之音義相同而收為同字之證,故以「手寫字」為「葩」之異體可也。



#「苩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