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󴯾𦘬󴯽󴯸󴯶󴯻󴯼󴯺󴰀𦙩󴯿󴯷𦜂𦜚󴯹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3305-001 𦘬 肉-02-08
注  音 ㄒㄧㄠˊㄧㄠˊ
漢語拼音 ⑴xiáo ⑵yáo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肴」之異體。肴,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手寫字,啖也。從肉、爻聲。」《字彙補.肉部》收「手寫字」字,注云:「同肴。」《康熙字典.肉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《字彙補》同肴。」《漢語大字典.肉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同肴。《改併四聲篇海.肉部》引《搜真玉鏡》:手寫字,音爻。《字彙補.肉部》:手寫字,同肴。」按:「肴」之或體作「手寫字」(《魏呂望表》);古「手寫字」形或隸定為「肉」,或隸定為「月」,「手寫字」形由「手寫字」省變而來,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肴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3305-002 𦙩 肉-04-10
注  音 ㄒㄧㄠˊㄧㄠˊ
漢語拼音 ⑴xiáo ⑵yáo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肴」之異體。肴,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手寫字,啖也。從肉、爻聲。」《字彙補.肉部》收「手寫字」字,注云:「與肴同。」《康熙字典.備考.肉部》亦收「手寫字」字,注云:「《龍龕》同肴。」《中文大辭典.肉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與肴同。《龍龕手鑑》手寫字,同肴。」《漢語大字典.肉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亦云:「同肴。《龍龕手鑑.肉部》:『手寫字,正作肴。』」按:古從爻者楷化或作「手寫字」,如「手寫字」作「教」;篆文「手寫字」,楷化或作「肉」、「月」;「手寫字」字為「手寫字」形楷化之一體。今既定「肴」為正字,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肴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3305-003 󴯶 肉-04-08
注  音 ㄒㄧㄠˊㄧㄠˊ
漢語拼音 ⑴xiáo ⑵yáo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肴」之異體。肴,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手寫字,啖也。從肉、爻聲。」《隸辨.平聲.肴韻》引〈魏大饗碑〉「肴」作「手寫字」。《類篇.肉部》亦作「手寫字」,注云:「胡茅切。啖也。」《俗書刊誤.卷一.平聲.爻韻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從肉、爻聲。俗更加食作餚,非。」按:古從「手寫字」者,隸楷或作「月」形,故「手寫字」為「手寫字」隸定、楷化之一體。今既定「肴」為正字,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肴」之異體字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