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3124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ī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《字彙補.土部》引《韻會》,「」,古「經」字。《康熙字典.糸部》經,亦收古文。可知「」同「經」。 「」之字形,與《金文編.卷十三》所引〈毛公鼎〉「經」,鼎文作「」形近似。亦與《集韻.平聲.青韻》「經」,古作「」之字形微異而類近。《漢語大字典.土部》,注云:「……經,古作。《韻會》或誤。」此雖疑「」或為古「」之誤,然見於《康熙》以後字書,皆引《韻會》收為古文「經」字,故訂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字。 |
異 體 字 | A03124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ī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《集韻.平聲.青韻》、《類篇.糸部》,皆以「」為古「經」字。《字彙補.爪部》亦引《集韻》以「」為古文「經」字。 見於顧氏補刊本《集韻.平聲.青韻》收「」字之形。其後《康熙字典.爪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爪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爪部》、《佛教難字字典.糸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爪部》皆引「」為「經」之古字。 則「」、「」皆有所據,可視為「經」字古文異體。此列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字。 |
異 體 字 | A03124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ī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系部》經,引〈嶺南逸事〉作「」。故「」乃「經」之俗寫。又《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.八畫》收「」同「經」。 依《異體字例》凡巠形多作圣,如「頸」之作「」、「莖」之作「」、「勁」之作「」等,故「經」字同「」,收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3124-00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ī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「」之字形,見於《漢隸字源.平聲.青韻》引〈史晨祠孔廟奏銘〉、〈太尉劉寬碑〉。《隸辨.平聲.青韻》引〈衡方碑〉字作「」。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系部》引〈取經詩話〉、〈三國志平話〉、〈太平樂府〉、〈嬌紅記〉、〈嶺南逸事〉經字作「」。 「」之右形從「𡉊」,不獨見於隸碑文字,亦多見於書法字帖,或俗寫字體。如《敦煌俗字譜.糸部》所引「」之字形頗多。今依《異體字例》凡巠形多作𡉊(),如「輕」之作「」、「莖」之作「」等。「」為「經」之俗字,故收為異體也。 |
異 體 字 | A03124-006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ī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《漢隸字源.平聲.青韻》收「」之字形。《隸辨.平聲.青韻》引〈華山廟碑〉字作「」。引〈武榮碑〉字作「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十三畫》引〈隋段濟墓誌〉經,字作「」。 「」字右形作「」,多見於碑銘,楷化後又作「」,故《異體字例》凡巠形多作,如「頸」之作「」,「勁」之作「」,「逕」之作「」等。故今收隸定之「」字,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3124-01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ī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《集韻.平聲.青韻》「經」,古作「」。此後字書或引作「」,或引作「」為古「經」字,乃一字異形,于筆畫長短之變。考顧氏補刊本《集韻.平聲.青韻》引「經」,古作「」。《類篇.糸部》、《四聲篇海.爪部》、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部》亦是。然《字彙補.爪部》、《康熙字典.爪部》另收「」形。此兩字當皆從古文「」(見《古文四聲韻.平聲.青韻》引〈林罕集〉)楷化而來,所指即同為古文「經」字。故當收「」為「經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