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𠄤󴘜𥾒󴘛𥾑󴘚󴘙󴘘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3094-001 𠄤 二-04-06
注  音 ㄔㄨㄣˊ
漢語拼音 chún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純」之異體字。音ㄔㄨㄣˊ

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手寫字,絲也。從糸屯聲。常倫切。」今音ㄔㄨㄣˊ

《集韻.平聲.諄韻》:「手寫字,粹也。通作純。殊倫切。」《四聲篇海.二部》:「手寫字,常倫切,粹也。古作沌手寫字,通作純。」《字彙補.二部》:「手寫字,常倫切,音淳,粹也。《韻會補》古純字。」《康熙字典.糸部》:「純,古文手寫字。」

按:「純」有二音:一、ㄔㄨㄣˊ:為「純粹」、「純樸」等義;二、ㄓㄨㄣˇ:為「衣服鞋帽邊緣」義。考「手寫字」之音義,字書所載,但有「純」之第一音義,故當音ㄔㄨㄣˊ

異 體 字 A03094-002 子-09-12
注  音 ㄔㄨㄣˊ
漢語拼音 chún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純」之異體字。音ㄔㄨㄣˊ

《集韻.平聲.諄韻》:「沌、粹也。古作手寫字,通作純。」手寫字手寫字字。《康熙字典.糸部》:「純,古文手寫字。」

按:「純」為「從糸屯聲」的形聲字,「手寫字」當為「從享屯聲」的形聲字。又「純」有二音:一為ㄔㄨㄣˊ,為精純義;二為ㄓㄨㄣˇ,為衣帽邊緣義。字書所載,「手寫字」但有ㄔㄨㄣˊ之音義。

異 體 字 A03094-003 𥾒 糸-03-09
注  音 ㈠⑴ㄔㄨㄣˊㄓㄨㄣˇ
漢語拼音 ㈠⑴chún ⑵zhǔn ㈡zī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純」之異體。音➀ㄔㄨㄣˊㄓㄨㄣˇ

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手寫字,絲也。從糸屯聲。常倫切。」今音ㄔㄨㄣˊ

《康熙字典.糸部》:「手寫字,《篇海類篇》同䊷。」同書〈糸部〉「䊷」:「與純同。《詩.召南傳》昏禮䊷帛不過五兩。《釋文》䊷依字糸旁才,後人遂以才為屯,因作純,非。」則知「手寫字」即「䊷」字,而「䊷」與「純」同,則「手寫字」亦與「純」同。

按:「純」字隸書或作「手寫字」(《衡方碑》),或作「手寫字」(《景北海碑陰》)(均見《隸辨.平聲.諄韻》「純」下),《篇韻》云:「手寫字,純字之訛。」「純」訛作「手寫字」,一變而再訛作「手寫字」其變可知。

又按:各本字書皆云「䊷」同「緇」,「才」與「甾」,古音皆「之」部字,為聲符異構之異體字,而「䊷」又因訛而與「純」同,《詩.召南傳》之《釋文》云:「䊷依字糸旁才,後人遂以才為屯,因作純,非。」係就文字構形原理論斷,以訛誤既成事實,仍定「手寫字」為「純」之異體。

⇒「緇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3094-004 𥾑 糸-03-09
注  音 ㄔㄨㄣˊㄓㄨㄣˇ
漢語拼音 ⑴chún ⑵zhǔn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純」之異體字。音➀ㄔㄨㄣˊㄓㄨㄣˇ

《字彙補.糸部》:「手寫字,同純。」《康熙字典.糸部》:「手寫字,《篇韻》純字之訛。」

按:《隸辨.平聲.諄韻》「純」下載有「手寫字」字,出《衡方碑》,《玉篇零卷.糸部》「純」字亦作「手寫字」,《敦煌俗字譜.糸部》「純」下字形亦多作「手寫字」,是可知「純」之作「手寫字」,係隸書後常見俗體。

異 體 字 A03094-005 糸-03-09
注  音 ㈠⑴ㄔㄨㄣˊㄓㄨㄣˇ
漢語拼音 ㈠⑴chún ⑵zhǔn ㈡zī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「䊷」為「純」之異體。音➀ㄔㄨㄣˊㄓㄨㄣˇ

《康熙字典.糸部》:「䊷,與純同。《詩.召南傳》:『昏禮䊷帛不過五兩。』《釋文》:『䊷依字糸旁才,後人遂以才為屯,因作純,非。』」

按: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「緇」篆段注云:「〈玉藻〉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。注純當為緇。古文緇字或作糸旁才。又《周禮》媒氏純帛,注純實緇字也。古緇以才為聲。〈祭統〉王后蠶於北郊以供純服。注以見繒色。《論語》今也純。鄭讀為緇。鄭意今之䊷字俗訛為純耳。」是可知「䊷」本為「緇」之異體,後人誤讀「䊷」為「純」。「䊷」之誤為「純」當是「純」字隸書多作「手寫字」,再書成「手寫字」,再訛成「䊷」,「䊷」「純」遂成一字。故以「䊷」為「純」之異體,乃古人誤認,據《禮記》鄭注,《詩.召南傳》陸氏《釋文》,皆以「䊷」讀為「緇」。

⇒「緇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