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󴂴󴂲󴂳󴂰󴂱𥘰𥙉𥛴󴂬󴂯󴂮󴂭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879-001 𥘰 示-05-10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祀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示部》云:「手寫字,祭無巳也。從示巳聲。手寫字,祀或從異。」徐鉉詳里切,今音ˋ

《廣韻.上聲.止韻》:「祀,年也。又祭祀。手寫字,上同。」《集韻.上聲.止韻》:「祀,或從㠯作手寫字。」《異體字手冊.七畫》:「祀,或體作手寫字。」

按:從「巳」之字,小篆作「手寫字」,楷化後成「巳」,亦可變作「㠯」,而與小篆之「手寫字」相混。「祀」字從「巳」,作「手寫字」者,其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2879-002 𥙉 示-05-10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祀」之異體。《龍龕手鑑.礻部》:「祀,或作手寫字。」《四聲篇海.示部》「手寫字,音似,與祀義同。」《中文大辭典.示部》:「手寫字,與祀同。」

按:「祀」從「巳」聲,「手寫字」從「台」聲。「巳」聲、「台」聲古音同部,故異形而同字。

異 體 字 A02879-003 示-11-16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「禩」為「祀」之異體。《龍龕手鑑.礻部》:「祀,或作禩。」《玉篇.示部》:「禩,同祀。」《字彙.示部》同。

按:「禩」據《說文》所載,為「祀」之或文。段玉裁注《說文》「祀」篆云:「古文巳聲、異聲同在一部,故異形而同字也。」今考《說文》但云「禩,祀或從異。」未云「異」聲,據段氏所考,則知「禩」當為「從示異聲」之形聲字。

異 體 字 A02879-004 𥛴 示-11-15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祀」之異體。《集韻.上聲.止韻》:「祀,古作手寫字。」《四聲篇海.示部》:「手寫字,音祀,義同,古文字。」《康熙字典.示部下》:「祀,古文手寫字。」

按:「祀」字從「示」,「示」字古文或作「示」,或作「手寫字」,若「祀」字,甲骨文或作「手寫字」,或作「手寫字」,即可知。「祀」之異體既可作「禩」,則亦可作「手寫字」。

異 體 字 A02879-006 󴂭 衣-03-09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祀」之異體。音ˋ

《偏類碑別字.示部.祀字》引〈唐處士張洛墓誌〉作「手寫字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八畫》「祀」字,《唐處士張洛墓誌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
按:「祀」從「示」,楷化或作「示」、「手寫字」、「礻」;「手寫字」從「衣」,楷化或作「手寫字」、「衤」,「礻」與「衤」但為一筆增減,故易相誤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