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󳴂󳴀󳴁𤷂󳳿A02688-002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688-001 𤷂 疒-08-13
注  音 ㄈㄟˋ
漢語拼音 fèi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痱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疒部》:「手寫字,風病也。從疒,非聲。蒲罪切。」《玉篇.疒部》:「痱,扶非、步罪二切,風病。手寫字,同上。」《廣韻.平聲.微韻》:「手寫字,風手寫字病也。痱,同上。」《集韻.平聲.微韻》:「痱、手寫字,風病。一曰小腫。或從肥。」《類篇.疒部》說同。《四聲篇海.疒部》說同《玉篇.疒部》。《字彙.疒部》「痱,符非切,音肥。小腫。一曰風病。手寫字,同上。」《正字通.疒部》「手寫字,同痱。手寫字則俗書也。從痱為正。」按依《玉篇.疒部》、《廣韻.平聲.微韻》以及《集韻.平聲.微韻》等各家之說,「手寫字」為「痱」之異體可無疑矣。蓋從非、從肥,其聲一也,義無所別故也。

◎「手寫字」,今標準字體作「𤷂」。

異 體 字 A02688-002 A02688-002 肉-08-12
注  音 ㄈㄟˋㄈㄟˊ
漢語拼音 fèi #féi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痱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疒部》:「手寫字,風病也。從疒,非聲。蒲罪切。」《集韻.去聲.未韻》:「痱、手寫字手寫字,《爾雅》病也。或作手寫字手寫字。」《正字通.疒部》:「手寫字,同痱。《集韻》手寫字或作手寫字。《韻會》手寫字通作痱。按痱與手寫字通,經史多互借。手寫字則俗書也。從痱為正。」按《說文.肉部》:「手寫字,脛腨也。從肉,悲聲。符飛切。」痱、手寫字各異義。《集韻.去聲.未韻》以為「手寫字」為「痱」之或字;《正字通.疒部》以為「痱」與「手寫字」通。《說文.疒部》段注:「痱《釋詁》曰:痱,病也。《小雅》:百卉俱手寫字。李善注《文選戲馬臺詩》云,《韓詩》云:百卉具手寫字。薛君曰:手寫字,變也。毛萇曰:痱,病也。今本作手寫字。據李則《毛詩》本作痱,與釋詁合。」依段注本《說文.疒部》及《集韻.去聲.未韻》「手寫字」可為「痱」之異體矣。

 

◎「手寫字」,今標準字體作「腓」。



#「腓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688-003 疒-05-10
注  音 ㄈㄟˋㄈㄟˋ
漢語拼音 fèi #fèi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「疿」為「痱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疒部》:「手寫字,風病也。從疒,非聲。蒲罪切。」《佛教難字字典.疒部》:「痱,夏天受了暑熱,皮膚上發生的小粒。疿、腓、手寫字。」《中華字海.疒部》「疿,同痱。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:汗出見濕,乃生痤疿。」依以上二書,知「疿」可為「痱」之異體矣。



#「疿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688-004 󳳿 疒-08-13
注  音 ㄈㄟˋ
漢語拼音 fèi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痱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疒部》:「手寫字,風病也。從疒,非聲。蒲罪切。」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疒部》「手寫字手寫字別。」按「痱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而「手寫字」正是直承篆文而來,故「手寫字」為「痱」之異體,可以定矣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