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󳢘󳢖󳢞󳢗󳢛󳢙󳢕󳢚󳢢󳢝󳢜󳢠󳢔𣝧󳢡𤕨󳢓󳢟𠑂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477-001 𤕨 爻-11-15
注  音 ˇ
漢語拼音 ěr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爾」之異體。音ˇ

《說文解字.㸚部》:「手寫字,麗爾,猶靡麗也。從冂從㸚,其孔㸚;尒聲。此與爽同意。」徐鉉兒氏切。

《集韻.上聲.紙韻》:「手寫字,從冂從㸚尒聲。或省作爾。」《類篇》同。《康熙字典.爻部》:「手寫字,《說文》爾本字。」《正字通.爻部》:「爾,本作手寫字。」

按:「手寫字」為「爾」之本字,「爾」其省也。今以「爾」通行,則「手寫字」反成為其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2477-002 小-02-05
注  音 ˇˇ
漢語拼音 ěr #ěr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「尒」為「爾」之異體。音ˇ

《金石文字辨異.上聲.紙韻.爾字》引〈漢校官碑〉作「尒」。其按語云:「《說文》:『尒,詞之必然也。』《廣韻》云『尒與爾同。』」《敦煌俗字譜.爻部.爾》多作「尒」。《字辨.體辨二》:「尒爾,尒,正字;爾行尒廢。」四部備要本《集韻.上聲.紙韻》:「尒,忍氏切。通作手寫字。」按「手寫字」即「爾」字。

按:「爾」從「尒」聲,二字為聲子聲母之關係,以聲每多互用,致成異體。



#「尒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477-010 小-02-05
注  音 ˇˇ
漢語拼音 ěr #ěr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尔」為「爾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㸚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麗爾,猶靡麗也。從冂從㸚,其孔㸚,尒聲。此與爽同意。兒氏切」。

《廣韻.上聲.紙韻》尒,義同爾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小部》「手寫字」段注曰:「尒之言如此也,後世多以爾字為之。」然「尒」字亦書作「尓」,見於《干祿字書.上聲》、《玉篇.小部》。另《字鑑.上聲.紙韻》以「尒」俗作「尓」。《字彙.小部》、《正字通.小部》亦皆以「尓」同「尒」。則「爾」、「尒」、「尓」乃為一字之異形也。

故見於《金石文字辨異.上聲.紙韻.爾字》引〈唐高延貴造彌陁像記〉字作「尓」。又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十四畫》爾,引〈列女傳〉字作「尓」,又引〈通俗小說〉、〈古今雜劇〉、〈三國志平話〉等皆作「尔」。

且今「爾」亦書作「尔」,已為「爾」之簡化字。(見大陸《簡化字總表.第二表》、《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.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》)又《異體字例》:「凡爾形多作尒、尓、尔」。凡此異形既以為同字,故收「尔」為「爾」之異體字。



#「尔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477-021 󳢢 人-14-16
注  音 ˇ
漢語拼音 ěr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爾」之異體。爾,《說文解字.㸚部》:「手寫字,麗爾,猶靡麗也。從冂從㸚,其孔㸚、尒聲。」《龍龕手鑑.人部》收「手寫字」字,注云:「音尓。」按:《偏類碑別字.爻部》引〈唐劉元超墓誌〉,爾作「手寫字」,其上半部形與「手寫字」同;《碑別字新編.十四畫》引〈隋張濤妻禮氏墓誌〉,爾作「手寫字」,其下半部形與「手寫字」亦同。《龍龕》「手寫字」注「音尓。」,「尓」正為「爾」之異體,如《金石文字辨異.上聲.紙韻.爾字》引〈唐高㢟貴造彌陀像記〉「爾」作「尓」。故由形音資料研判,「手寫字」當為「爾」之異體字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