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󰕧󰕥󰕨児󰕣󰕦󰕪A00277-020-1󰕢𠒆󰕬󰕫󰕩󰕤󰕭𧠇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277-001 児 儿-05-07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「手寫字」形見於《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.二畫》,《佛教難字字典.儿部》亦作「手寫字」;《中文大辭典.儿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儿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儿部》等則據《宋元以來俗字譜》所引〈列女傳〉等定「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俗字。今考〈列女傳〉等「兒」字書作「手寫字」,而《字彙.首卷.從古》、《正字通.首卷.從古》皆云:「兒,俗作手寫字。」可知字書「手寫字」字當係「手寫字」字之形訛也。然「手寫字」字雖係形訛,後世字書多有蒐錄者,故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2 𠒆 儿-06-08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《集韻.平聲.支韻》云:「兒,古作手寫字。」《正字通.儿部》亦引《同文鐸》云:「兒,古作手寫字。」《增廣字學舉隅.卷二.正譌平聲》云:「兒,本作手寫字。」〈卷二.古今字略〉又云:「手寫字,古兒字。」然則,「手寫字」字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又《類篇.儿部》云:「兒,古作手寫字。」「手寫字」、「手寫字」形近,亦「兒」字之異體也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3 𧠇 見-01-08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《四聲篇海.見部》、《字彙補.見部》皆云:「手寫字,與兒同,今文也。」按:《康熙字典.見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見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儿部》引《字彙補》,《漢語大字典.見部》引《改併四聲篇海》皆謂「手寫字」字與「兒」同。今以「手寫字」字同「兒」於字書有據,故可收「手寫字」字為「兒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4 󰕢 儿-06-08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也。」「手寫字」形首見於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八畫》引〈嶺南逸事〉,《增廣字學舉隅.卷二.正譌平聲》云:「兒,本作手寫字,俗作手寫字。」《彙音寶鑑.手寫字下平聲》、《學生簡體字字典.臼部》亦皆作「手寫字」,故「手寫字」字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5 󰕣 儿-05-07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也。」「手寫字」形首見於《碑別字新編.八畫》所引〈魏元茂墓誌〉,《字彙.首卷.從古》、《正字通.首卷.從古》皆云:「兒,俗作手寫字。」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、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八畫》引〈列女傳〉等、《彙音寶鑑.居下平聲》、《佛教難字字典.儿部》亦皆以「手寫字」為「兒」。故雖《俗書刊誤.卷一.平聲.支韻》云:「兒,俗作手寫字,非。」《增廣字學舉隅.卷二.正譌平聲》云:「兒,手寫字,非。」而「手寫字」字為「兒」字之俗寫則無疑;故「手寫字」字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6 󰕤 儿-08-10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「手寫字」形初見於《碑別字新編.八畫》所引〈隋董夫人衛美墓誌銘〉,《佛教難字字典.儿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臼部》亦皆以「手寫字」、「兒」同字,故「手寫字」字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又《偏類碑別字.儿部》引〈齊法義優婆姨等造象頌〉作「手寫字」,「手寫字」、「手寫字」形近,當亦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7 󰕥 儿-04-06
注  音 ㈡⑴ㄋㄧˊˊㄇㄠˋ
漢語拼音 ㈡⑴ní ⑵ér ㈠mào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云:「手寫字手寫字,上俗下正。」而《字彙.首卷.從古》、《正字通.首卷.從古》皆云:「兒,俗作手寫字。」可知《干祿字書》之「手寫字」字,即「兒」字也。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八畫》引〈取經詩話〉等亦作「手寫字」。故「手寫字」字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⇒「貌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0277-008 󰕦 儿-05-07
注  音 ㄋㄧˊˊ
漢語拼音 ⑴ní ⑵ér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「手寫字」形見於《字彙補.儿部》。今考《漢簡文字類編.儿部》引〈居圖二○四〉兒字作「手寫字」,《中國書法大字典.儿部》引〈懋孝〉作「手寫字」,或可推知「手寫字」字當係書體連筆而成者,今以字書有據,故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277-009 儿-00-02
注  音 ˊㄖㄣˊ
漢語拼音 ér #rén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「儿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《漢語大字典.儿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儿部》並云:「儿,兒的簡化字。」故大陸《簡化字總表.第一表》定「儿」為「兒」。《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.二畫》亦以「兒」「儿」為同字,故「儿」字可以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又「儿」字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仁人也。古文奇字人也。象形。」與「孺子也」之「手寫字」字有別。

#「儿」另兼正字

異 體 字 A00277-010 白-02-07
注  音 ㈡⑴ㄋㄧˊˊㄇㄠˋㄨㄢˊ
漢語拼音 ㈡⑴ní ⑵ér ㈠mào ㈢wán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「皃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八畫》引〈嶺南逸事〉作「皃」。今考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人部》引〈列女傳〉書「倪」作「手寫字」,依偏旁類推,可知「皃」字當係「兒」字之俗寫。故「皃」字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又:《說文解字.皃部》云:「皃,頌儀也。從人,白,象人面形。貌,籀文皃從豹省。」今以「貌」為正體,而收「皃」字為其異體。故「皃」形同時兼為「兒」、「貌」二字之異體。

⇒「貌」之異體

⇒「完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0277-012 󰕨 儿-05-07
注  音 ㈠⑴ㄋㄧˊˊˋ
漢語拼音 ㈠⑴ní ⑵ér ㈡sì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兒」之異體。兒,《說文解字.儿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孺子也。從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八畫》引〈古今雜劇〉等作「手寫字」,《中華字海.网部》引《宋元以來俗字譜》謂「手寫字」同「兒」。今以「手寫字」字於字書有據,故可收為「兒」字之異體。

⇒「四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