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𢪗󲕕󲕒󲕗󲕙󲕜󲕔󲕛󲕓󲕚𢷏󲕖󲕘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662-001 𢪗 手-04-07
注  音 ㄆ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撲」之異體。「撲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挨也。從手手寫字聲。」(大徐本「手寫字」作「菐」)。

手寫字」字見《四聲篇海.手部》,僅記其音曰:「普北切。」《字彙補.手部》曰:「音朴,義同『扑』。」而《康熙字典.手部》則引《篇海》曰:「俗『𢷏』字。」按:此字《四聲篇海》僅記其音,而《康熙字典》反據以為「𢷏」之俗,或其偶失也。雖引書之誤,然「手寫字」從仆聲、「𢷏」從僕聲,「仆」者芳遇切、「敷」紐,「僕」者蒲沃切、「並」紐,古音皆為段氏古音之第三部,是二字音同,則「𢷏」之作「手寫字」,是為形聲字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也,則《康熙字典》以「手寫字」為俗體,要非無據也。又按:「𢷏」為「撲」之異體(說詳「𢷏」字條),「手寫字」既為「𢷏」之俗,則其亦為「撲」之異體可從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1662-002 𢷏 手-14-17
注  音 ㄆ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𢷏」為「撲」之異體。「撲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挨也。從手手寫字聲。」(大徐本「手寫字」作「菐」)。

「𢷏」字見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,曰:「音雹,相𢷏也。」而《廣韻.入聲.覺韻》則曰:「𢷏,相𢷏。亦作『撲』。」按:「挨」與「相𢷏」義近,且「𢷏」、「撲」並從菐得聲,則「撲」之作「𢷏」,乃為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也,故《集韻.入聲.覺韻》「𢷏」下曰:「《說文》:『挨也。』或不省。」以「𢷏」為「撲」不省之或體,說是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1662-003 手-02-05
注  音 ㄆㄨㄆㄨ
漢語拼音 pū #pū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扑」為「撲」之異體。「撲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挨也。從手手寫字聲。」(大徐本「手寫字」作「菐」)。

「扑」字見《新加九經字樣.手部》,曰:「音撲,打捶也、杖也,《說文》作『撲』,經典相承通用之。」按:「扑」從卜聲、「撲」從菐聲,「卜」者博木切、「幫」紐,「菐」者蒲沃切、「並」紐,二字同為段氏古音之第三部,是為同音者也,則「撲」之作「扑」,乃以同音字改易聲符之俗也,其為異體信然,故可收。



#「扑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