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󲐫󲐰挽󲐬󲐩󲐪󲐮󲐯󲐱󲐭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582-001 󲐩 手-08-11
注  音 ㄨㄢˇ
漢語拼音 w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挽」之異體。「挽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漢隸字源.上聲.阮韻》引〈謁者景君墓表〉「挽」作「手寫字」,下不連筆。《字彙.手部》、《康熙字典.手部》、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車部》等,「挽」皆作「手寫字」,今既定「挽」為正字,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挽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582-002 󲐪 手-08-11
注  音 ㄨㄢˇ
漢語拼音 w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挽」之異體。「挽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「挽」下云:「音晚,引也。」挽當為從手免聲之字,「免」俗寫省作「手寫字」,故「挽」或有作「手寫字」者(《碑別字新編.十畫》引〈隋□睦磚誌〉);挽又有作從手勉聲者,如《碑別字新編.十畫》引〈齊元賢墓誌〉作「手寫字」;訛變作「手寫字」者(同上書引〈魏青州刺史元逵墓誌〉);省變作「手寫字」者(同上書引〈魏元寧墓誌〉),其實皆一字之異體也。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挽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582-003 󲐫 手-06-09
注  音 ㄨㄢˇ
漢語拼音 w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挽」之異體。「挽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「挽」下云:「音晚,引也。」《碑別字新編.十畫》引〈隋□睦磚誌〉「挽」作「手寫字」,右形「免」作「手寫字」,蓋其省變體。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挽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582-004 󲐬 手-07-10
注  音 ㄨㄢˇ
漢語拼音 w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挽」之異體。「挽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「挽」下云:「音晚,引也。」《碑別字新編.十畫》引〈唐盧玢墓誌〉作「手寫字」,右「免」形省寫作「手寫字」,猶《龍龕手鑑.金部》將「手寫字」省作「手寫字」也。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挽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582-005 車-07-14
注  音 ㄨㄢˇㄨㄢˇ
漢語拼音 wǎn #w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「輓」為「挽」之異體。「挽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廣韻.上聲.阮韻》無遠切下收「挽」字,下云:「引也。」又收「輓」,音義同「挽」,是將「輓」視為「挽」之異體。然《集韻.上聲.阮韻》武遠切於「輓挽」二字下云:「《說文》引之也。」是又將「挽」視為「輓」之異體字,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車部》以為「手寫字」為正字,「手寫字」為別字,或因唯「輓」見於《說文》。今「輓」「挽」皆為正字,依文獻資料當作互為對方異體字亦無不可。故「輓」為「挽」之異體字。



#「輓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1582-006 󲐭 金-07-15
注  音 ㄨㄢˇㄨㄢˇ
漢語拼音 ㈠wǎn ㈡w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挽」之異體。「挽」字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龍龕手鏡.手部》收「手寫字」字,下云:「亡返反,引也。正作挽。」手寫字蓋從金、免聲,而「免」又省寫作「手寫字」。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挽」之異體字。

⇒「鋔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