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󲏱𢬸󲏲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565-001 𢬸 手-07-10
注  音 ㄍㄨㄚㄎㄨㄛˋ
漢語拼音 ⑴guā ⑵kuò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括」之異體。「括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絜也。從手手寫字聲。」隸定作「括」(《隸辨.入聲.末韻》引〈袁良碑〉)。「手寫字」之金文作「手寫字」(《金文編.卷二.姑□句手寫字》。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二》「□」作「馮」),形與「舌」之篆文「手寫字」形近,隸變後二字混而不別,故段玉裁於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「手寫字」下注曰:「凡『手寫字』聲字,隸變皆為『舌』,如『括』、『刮』之類。」此《五經文字.手部》已曰:「『手寫字括』,古末反。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隸省。」信然也。此字本當作「手寫字」,今既以隸省之「括」為正字,則「手寫字」為其異體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1565-002 木-06-10
注  音 ㄍㄨㄚㄎㄨㄛˋ #⑴ㄍㄨㄚㄊㄧㄢˋ
漢語拼音 ⑴guā ⑵kuò #⑴guā ⑵tiàn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栝」為「括」之異體。「括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絜也。從手手寫字聲。」隸定作「括」(《隸辨.入聲.末韻》引〈袁良碑〉)。字本作「手寫字」,隸變而為「括」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「栝」字亦見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

「括」與「栝」二字義異音同,例可通借,《金石文字辨異.入聲.曷韻》:「〈唐淨業法師塔銘〉:『栝地之姿。』按:『栝』即『括』」〈唐大智禪師碑〉:『多所通栝。』按『栝』即『括』。」此為假借通用者也,字書有據,為異體可也,故可收。



#「栝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1565-003 󲏱 手-06-09
注  音 ㄍㄨㄚㄎㄨㄛˋ
漢語拼音 ⑴guā ⑵kuò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括」之異體。「括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絜也。從手手寫字聲。」隸變作「括」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

「括」從舌,舌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從干,今通行則從千,則從干為正,從千為俗,字書中唯《正字通.手部》謹守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現既以從千之「括」為正字,則從干之「手寫字」為其異體,故可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