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𡘋󰀾󰀽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018-001-1 𡘋 一-07-08
注  音 ㄅㄧㄥˋ
漢語拼音 bìng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並」之異體。並,《說文解字.竝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二立,隸定作「竝」,然後代多連筆作「並」。按「立」,從大在一之上,《校正甲骨文編.卷十》所見甲骨文「並」字,多作「手寫字」〈前6.50.5〉或「手寫字」〈前4.25.6〉,故《正字通.一部》收「手寫字」為俗字,其形有古文獻可為確證,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0018-002 人-10-12
注  音 ㄅㄧㄥˋ
漢語拼音 bìng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並」之異體。並,《說文解字.竝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二立。今見《中文大辭典.人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人部》皆引《篇海類篇》收「手寫字」,謂與「並」同。考《篇海類篇.人部》及《龍龕手鏡.人部》,皆謂「手寫字」,蒲猛切,俱也,並也,又音並。今依文獻以「手寫字」為「並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018-003 立-05-10
注  音 ㄅㄧㄥˋ
漢語拼音 bìng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「竝」為「並」之異體。並,《說文解字.竝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二立。《漢隸字源.上聲.迥韻》、《隸辨.上聲.迥韻》、《新加九經字樣.雜辨部》、《玉篇.竝部》、《廣韻.上聲.迥韻》、《類篇.並部》、《正字通.立部》等,皆以「竝」字為正字,隸省之「並」為異體字。今既以「並」字正字,則「竝」為異體字,應無疑義,應予認定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