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󱨧󱨫󱨭𡷌󱨨𡹔󱨩󱨪𡶤󱨬𨹹󱨮𨻱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129-001 𡹔 山-08-11
注  音 ㄅㄥ
漢語拼音 bēng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手寫字,山壞也。從山,朋聲。方滕切。手寫字,古文從𨸏。」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蒸韻.手寫字字》:「手寫字,即崩字。」《集韻.平聲.登韻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,悲朋切。〈說文〉山壞也。古從𨸏,或作手寫字,亦書作崩。」《類篇.山部》:「手寫字,悲朋切,〈說文〉山壞也。」《字彙補.山部》:「手寫字,〈說文長箋〉與崩同。古文作手寫字。」

按「崩」篆文作「手寫字」。「手寫字」蓋直承篆文楷化而來,作「崩」者,則由隸變而來。部首移位而已。今「崩」為正字,而「手寫字」遂為異體矣。

異 體 字 A01129-002 𨻱 阜-11-14
注  音 ㄅㄥㄅㄧㄥ
漢語拼音 ㈠bēng ㈡bīng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手寫字,山壞也。從山,朋聲。方滕切。手寫字,古文從𨸏。」《玉篇.阜部.手寫字字》:「手寫字,古崩字,壞也。」《集韻.平聲.登韻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,悲朋切。《說文》山壞也。古從𨸏,或作手寫字,亦書作崩。」《四聲篇海.阜部》:「手寫字,音崩,古文。」《字彙.阜部》:「手寫字,古文崩字。」《正字通.阜部》:「手寫字,俗崩字。」

按「崩」之古文作「手寫字」,從阜,朋聲。而「手寫字」字從阜、崩聲。朋聲、崩聲,其音一也。蓋「崩」亦從「朋」得聲。故「手寫字」即「手寫字」之異體,而「手寫字」亦「崩」之異體,然則「手寫字」亦可為「崩」之異體矣。

⇒「冰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1129-003 𨹹 阜-08-11
注  音 ㄅㄥ
漢語拼音 bēng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手寫字,山壞也。從山、朋聲。方滕切。手寫字,古文從𨸏。」《玉篇零卷.山部.崩字》:「崩,補朋反。《穀梁傳》高曰:崩,古文為手寫字字,在阜部也。」《集韻.平聲.登韻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,悲朋切。《說文》山壞也。古從阜,或作手寫字,亦書作崩。」《字彙.阜部》:「手寫字,古文崩字。」《正字通.阜部》:「手寫字,同崩。

《集韻》崩,或作手寫字,古作手寫字。按從崩加阜,從朋去山,並非。」《字彙補.山部》:「手寫字,《說文長箋》與崩同。古文作手寫字。」

按依據《說文》「手寫字」為篆文,「手寫字」為古文。今楷書正字「手寫字」作「崩」,故「手寫字」可為「崩」之異體矣。

異 體 字 A01129-004 󱨧 山-05-08
注  音 ㄅㄥ
漢語拼音 bēng
研 訂 者 李鍌
內  容

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手寫字,山壞也。從山,朋聲。方滕切。手寫字,古文從𨸏。」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蒸韻.崩字》下引〈唐儉碑〉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偏類碑別字.山部.崩字》《碑別字新編.十一畫.崩字》下並引〈唐曹夫人墓誌銘〉及〈唐武懷亮墓誌〉作「手寫字」。《龍龕手鏡.山部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,二古;崩,正。北弘反。摧也。又天子死曰崩也。」《龍龕手鑑》說同。

按「崩」,碑刻或作「手寫字」。「崩」字從「朋」得聲,而「朋」之省文作「手寫字」。故《異體字例》歸納云:「凡朋形多作手寫字。」然則「手寫字」乃「崩」之省體,故「手寫字」可為「崩」之異體矣。

異 體 字 A01129-004-1 󱨨 山-06-09
注  音 ㄅㄥ
漢語拼音 bēng
研 訂 者 季旭昇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崩」之異體。「崩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山壞也。從山朋聲。手寫字:古文從𨸏。」今楷定通作「崩」(《玉篇.山部》)。「手寫字」字見《龍龕手鏡.山部》曰:「手寫字:北登反。」雖未明言為「崩」之異體,然其字音與「崩」同,字形則顯然為「崩」之小訛,古字從「月」與從「夕」多可以通作。據此,「手寫字」為「崩」之異體,可從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