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󰶿󳲏󷎙𡃮󸮉󸮊𡆓𧪀󸮇󸮆

說 明

正  字 B04752 言-14-21
說文釋形 未命名,詶也。从言,壽聲。讀若醻。《周書》曰:「無或譸張為幻。」(張流切)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釋  義

1. 詛咒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譸,詶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按:詶,詛也。則譸亦詛也。」

2. 「譸張」:欺詐、誑騙。《龍龕手鑑.言部》:「譸,譸張,欺誑也。」《玉篇.言部》:「譸,譸張,誑也。」《書經.無逸》:「民無或胥譸張為幻,此厥不聽,人乃訓之。」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雅量》:「僧彌勃然作色曰:『汝故是吳興溪中釣碣耳,何敢譸張?』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.成仙》:「周驚怛欲絕,竊疑成譸張為幻。」

3. 揣測、忖度。《後漢書.卷五八.虞傅蓋臧列傳.虞詡》:「以詡譸之,知其無能為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