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󵺊󵺉󵺍𡱨󵺎𡲞󵺑𢩍𢪿𢻄𣧮󵺐󵺒𤿛󵺋󵺌󵺏󵺈𨐞𨑀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102-001 𡱨 尸-07-10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手寫字,古文辜,從死。」古文之形,《金文編.卷十四》依〈手寫字手寫字壺〉作「手寫字」,而澤存堂本《玉篇.歹部.手寫字字》則訛省為「手寫字」,此字形為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古文異體》、《康熙字典.辛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尸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尸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尸部》所收,自當據以收錄。

異 體 字 A04102-002 𡲞 尸-09-12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手寫字,古文辜,從死。」《集韻.平聲.模韻》依《說文》古文楷化作「手寫字」,為《類篇.辛部》、《字彙補.尸部》及近世字典所收。當予以收錄。

異 體 字 A04102-003 𢩍 戶-07-11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手寫字,古文辜,從死。」《玉篇.辛部.辜字》下云:「古胡切,罪也,古作手寫字。」而於歹部則作「手寫字」,顯然是刻版之訛。然《康熙字典.戶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戶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戶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戶部》,皆引《玉篇》而收納「手寫字」,乃予以收錄。

異 體 字 A04102-004 𢪿 手-05-09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」隸定應作「辜」,然隸或簡化為「手寫字」(見〈漢楊統碑〉),再簡筆為「手寫字」(見〈李翊夫人碑〉及〈魏女尚書王僧男墓誌〉),再訛化為「手寫字」(見《偏類碑別字.辛部》引〈唐唐州刺史張思鼎墓誌〉及〈唐游擊將軍黃師墓誌〉)。「手寫字」見於字書,以《龍龕手鑑.古部》較早,以其為辜之俗字,其後見於《敦煌俗字譜.辛部》、《四聲篇海.古部》、《字彙補.手部》,及近世字典,自當予以收錄。

異 體 字 A04102-005 𢻄 支-06-10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手寫字,古文辜,從死。」而《字彙補.支部》云:「手寫字,古文辜字,見《說文》。」其實,《說文》所見「辜」之古文,乃從死古聲,《字彙補》所錄顯然是誤以「手寫字(古)」為「支」,此訛字為《康熙字典.辛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戶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支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支部》所收,自當予以存錄。

異 體 字 A04102-006 𤿛 皮-05-10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手寫字,古文辜,從死。」然後世依《說文》古文楷化,則多所訛誤,或誤認「手寫字(古)」為「支」而作「手寫字」;或誤認「手寫字(死)」為「皮」而作「手寫字」。「手寫字」見於《字彙補.皮部》引《五音集韻》,後世字典如《康熙字典.皮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皮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皮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皮部》,皆引錄,自當應予存錄。

異 體 字 A04102-007 𨑀 辛-17-24
注  音 ㄍㄨ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辜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辛部》:「手寫字,辠也,從辛古聲。」而《龍龕手鑑.辛部》有「手寫字」字,並列二辜為一字,標其「音孤」,未著其義;《字彙補.辛部》則云:「手寫字,與辜同。」,《康熙字典.備考.辛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辛部》則依《篇海類編》而收錄,自當予以存錄,此蓋如二「喜」並列為「囍」之類也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