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C01386 口-11-14
說文釋形 「嗹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ㄌㄧㄢˊ
漢語拼音 lián
釋  義

1. 「嗹嘍」:言語煩絮貌。《玉篇.口部》:「嗹,嗹嘍,多言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先韻》:「嗹,嗹嘍,言語繁絮皃(貌)。」《字彙.口部》:「嗹,嗹嘍,言語煩絮。」

2. 詞曲中之襯字。用法同「呀」、「呼」等字。明.湯顯祖《南柯記》第六齣:「哩嗹花囉能堪聽,孤魯子頭嗑得精。」

3. 「哩嗹」、「哩嗹花兒」:舊日乞丐所唱之歌曲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二:「晝無饘粥夜無眠,落得街頭唱哩嗹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三九.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「只見一個直宿的老門子,從縣裡面唱著哩嗹花兒的走出。」

4. 「哩嗹囉嗹」、「𠻗嗹囉囉嗹」:口中嘀嘀咕咕或哼哼唱唱。《永樂大典戲文三種.張協狀元.第二五齣》:「我適來擔至廟前。見一個苦胎與它廝纏。口裏唱個𠻗嗹囉囉嗹。把小二便來薄賤。」《醒世恆言.卷三.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「跟隨的人又不少,個個要奉承得他好,有些不到之處,口裡就出粗,哩嗹囉嗹的罵人,還要弄損你傢伙。」

⇒「謰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