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󷫀󷫂󷪾󷫁󷪿𣽩

說 明

正  字 B01503 方-05-09
說文釋形 「斿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ㄧㄡˊㄌㄧㄡˊ
漢語拼音 ㈠yóu ㈡liú
釋  義
ㄧㄡˊ
1. 古代旌旗上之飄帶。《廣韻.平聲.尤韻》:「斿,旌旗之末垂者。」《周禮.春官.巾車》:「建大常,十有二斿,以祀。」《荀子.禮論》:「龍旗九斿,所以養信也。」
2. 遨遊。同「遊」。《漢書.卷二二.禮樂志》:「泛泛滇滇從高斿,慇勤此路臚所求。」《漢書.卷二七.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秦孝文王五年,斿朐衍,有獻五足牛者,劉向以為近牛禍也。」
ㄌㄧㄡˊ
⇒「旒」之異體
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