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󶤾󶤻𠓠𠓥󶤽󶤺󶤼󶤹󶤿󶤸𩌻

說 明

正  字 A04521 革-09-18
說文釋形 「鞭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驅也。从革,手寫字聲。手寫字,古文手寫字。(卑連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毆也。从革,手寫字聲。手寫字,古文鞭。(卑連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革」之中豎,上接「廿」;右半作「便」︰右半作「更」,中作「曰」,末筆作捺,與撇相交,寫法參「便」字。
注  音 ㄅㄧㄢ
漢語拼音 biān
釋  義

1. 以鞭抽打。《說文解字.革部》:「鞭,驅也。」《魏書.卷三八.列傳.王慧龍》:「誓願鞭屍吳市,戮墳江陰。」《浮生六記.卷二.閒情記趣》:「神定,捉蝦蟆,鞭數十,驅之別院。」

2. 一種長而軟的皮製之長軟器物,可用以驅使牲口或打人。如:「馬鞭」、「皮鞭」、「鞭長莫及」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」《隋書.卷四二.列傳.李德林》:「高祖以馬鞭南指云:『……使自山東無及之者。』」亦稱為「鞭子」。

3. 一種古代兵器。以金屬物料打造,有分節,無刀刃。如:「竹節鞭」、「三稜鞭」。《水滸傳》第七八回:「順手提起鋼鞭來,只一下,打個襯手,正著荊忠腦袋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回:「第二個姓黃,名蓋,字公覆,零陵人也,使鐵鞭。」

4. 指似鞭形之長條狀器物。如:「教鞭」。宋.蘇軾〈東坡〉詩八首之二:「好竹不難栽,但恐鞭橫逸。」

5. 以皮鞭抽打罪犯的刑罰。《書經.舜典》:「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。」

6. 成串之爆竹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八回:「兩掛千頭百子旺鞭,放得震地價響。」

7. 指雄性動物之生殖器官。如:「牛鞭」、「鹿鞭」。元.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第四折:「今宵洞房花燭夜,試看狀元一條鞭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