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𢨞󵥹𧥾󵥷𧨺󵥵󵥱󵥯𧬣󵥸󵥰󵥳󵥴󵥲󵥺󵥶

說 明

正  字 A03884 言-12-19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常也。一曰知也。从言,戠聲。(賞職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言」之起筆作點;右半作「戠」:左「音」之中橫筆右延為「戈」橫筆,寫法參「戠」(B01232)字、「幟」字。
注  音 ˋˋ
漢語拼音 ㈠shì ㈡zhì
釋  義

ˋ

1. 事物的道理。如:「知識」、「常識」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識,常也。一曰知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常當爲意,字之誤也。……意與志、志與識古皆通用。心之所存謂之意,所謂知識者此也。」又:「按凡知識、記識、標識、今人分入去二聲。古無入去分别。三者實一義也。」

2. 思想、內在思維。如:「意識」。《南史.卷四.齊本紀.武帝》:「我識滅後,身上著夏衣、畫天衣。」

3. 見解、見聞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八回:「元直如此高見遠識,諒此有何難哉!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四回:「你這麼大年紀也沒個見識,誰不知是老太太的水,要不著的人就敢要了。」

4. 知道、瞭解。如:「有眼不識泰山」。《漢書.卷七七.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.鄭崇》:「每見曳革履,上笑曰:『我識鄭尚書履聲。』」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。」

5. 知己、朋友。《梁書.卷九.列傳.王茂》:「茂年數歲,為大父深所異,常謂親識曰:『此吾家之千里駒。』」唐.劉禹錫〈元日感懷〉詩:「異鄉無舊識,車馬到門稀。」

6. 剛才。通「適」。《左傳.成公十六年》:「識見不穀而趨,無乃傷乎?」

ˋ

1. 記憶、記住。通「誌」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默而識之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神女賦〉:「寐而夢之,寤不自識。」

2. 標記、記號。通「幟」。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下》:「訖無文號旌旗表識,咸怪異之。」

⇒「誌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