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󳒸𣿳

說 明

正  字 A02329 水-12-15
說文釋形
大徐本:手寫字,雨水大皃(貌)。从水,尞聲。(盧皓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雨水也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(盧皓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尞」:下豎筆鉤起,與「小」字同;上「大」之左右兩筆不穿撇、捺,寫法參「僚」字。本典收「尞」為「燎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ㄌㄠˇㄌㄠˋㄌㄧㄠˊ
漢語拼音 ㈠lǎo ㈡lào ㈢liáo
釋  義

ㄌㄠˇ

1. 下大雨之狀。也指豪雨後的大水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潦,雨水大皃(貌)。」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水潦降,不獻魚鱉。」《新唐書.卷九九.列傳.崔仁師》:「禁舊道不得行,而新道為夏潦奔豗,數摧壓不通。」宋.文天祥〈正氣歌.序〉:「雨潦四集,浮動床几,時則為水氣。」

2. 積水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送葬不辟塗潦。」《韓非子.外儲說右上》:「天雨,庭中有潦,太子遂驅車至於茆門。」

ㄌㄠˋ

雨多而淹水成災。通「澇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禹之時十年九潦,而水弗為加益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.孝順帝紀》:「比年水潦,民食不贍。」

⇒「澇」之異體

ㄌㄧㄠˊ

1. 「潦倒」:

⑴ 不得志或生活貧困。唐.杜甫〈登高〉詩:「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「背父兄教育之恩,負師友規談之德,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。」

⑵ 放蕩散漫,不受羈束。三國魏.嵇康〈與山巨源絕交書〉:「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疏,不切事情,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。」唐.王績〈答程道士書〉:「吾受性潦倒,不經世務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「咱們這時候拿上這三弔錢,先找個地方兒,潦倒上半天兒,回來到店裡,就說見著姓褚的了。」

⑶ 腳步不穩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九:「守到更點二聲,公子與眾客盡帶酣意,潦倒模糊,打一個混同鋪,吹滅了燈,一齊藉地而寢。」

⑷ 年老體衰。《幼學瓊林.卷二.老壽幼誕類》:「龍鍾潦倒,年高之狀。」

2. 「潦草」:

⑴ 粗率,敷衍。《幼學瓊林.卷四.文事類》:「潦草塞責,不求辭語之精。」《福惠全書.卷三.蒞任部.親查閱》:「至於庫銀倉穀,尤屬交盤重務,非可潦草過套,以自貽累也。」

⑵ 凌亂。如:「學生寫字宜力求工整,不可潦草。」明.王世貞〈祝希哲小簡〉:「書極潦草,中有結法,時時得佳字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