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0356 刀-07-09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戾也。从束,从刀。手寫字〔刀〕者,剌之也。徐鍇曰:「剌,乖違也。束而乖違者,莫若刀也。」(盧達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戾也。从束,从刀。刀束者,剌之也。(盧達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中豎不鉤,末筆一頓點,為「束」字作左偏旁時寫法,寫法參「束」字。「喇」、「瘌」(B02780)、「鬎」(B05903)等字偏旁同此。此字音ㄌㄚˊ(如:「剌開」)與ㄌㄚˋ(如︰「乖剌」),與「刺」(音ˋ)有別,不可相混。
注  音 ㄌㄚˋㄌㄚˊˋ
漢語拼音 ㈠là ㈡lá ㈢cì
釋  義

㈠ ㄌㄚˋ

1. 違戾、乖張。《說文解字.束部》:「剌,戾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戾者,韋背之意。」《漢書.卷六○.杜周傳》:「外戚親屬無乖剌之心,關東諸侯無強大之國。」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,無乃與僕私心剌謬乎!」

2. 「剌剌」:

⑴ 擬聲詞。形容風聲或拍擊聲。唐.李商隱〈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〉:「去程風剌剌,別夜漏丁丁。」

⑵ 語助詞。表加重語氣。元.王曄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「倒做這等魘鎮事,欺心剌剌的。我不去!我不去!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六回:「薛蟠道:『越發說的人熱剌剌的丟不下。』」

㈡ ㄌㄚˊ

劃開、割開。如:「剌劃」、「剌開」、「他一不小心,手被剌了一道口子。」

㈢ ˋ

⇒「刺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