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𠤪󰀁󰀀

說 明

正  字 A00001 一-00-01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惟初太始,道立於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凡一之屬皆从一。手寫字,古文一。(於悉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惟初大極,道立於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凡一之屬皆从一。手寫字,古文一。(於悉切)
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。段玉裁注云:「一之形於六書為指事。」一橫畫,古來寫法少變。數目字大寫時作「壹」。

注  音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自然數之始。如:「一、二、三……。」大寫作「壹」。阿拉伯數字作「1」。《說文解字.一部》:「一,惟初太始,道立於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」

2. 單個。如:「一人」、「一物兩用」。

3. 一次。如:「一而再,再而三。」《禮記.中庸》: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。」

4. 相同、一致。如:「一模一樣」、「大小不一」。

5. 專注。如:「一心一意」、「專一不變」。

6. 全、滿、整。如:「一身是汗」、「一身是膽」。

7. 概括。如:「一般而言」。

8. 每、各。如:「一班五十人」、「一頁六百字」。

9. 統一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不嗜殺人者能一之。」

10. 指事物之某方面。如:「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。」、「一不沾親,二不帶故。」

11. 皆。《荀子.勸學》:「端而言,蠕而動,一可以為法則。」

12. 或。《莊子.應帝王》:「泰氏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,一以己為馬,一以己為牛。」

13. 竟、乃。表示事出意外。《史記.卷六八.商君列傳》:「嗟乎,為法之敝一至此哉!」

14. 表示程度,用來加強語氣。《文選.古詩十九首.西北有高樓》:「上有絃歌聲,音響一何悲。」《戰國策.燕策一》:「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:『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?』」

15. 置於二疊字動詞之間,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具嘗試性。如:「動一動」、「問一問」、「說一說」。

16. 另外。如:「蟬,一名知了。」

17. 每每。如:「一憶及童年,總覺回味無窮。」

18. 才、剛剛。如:「一聽就懂」、「天一亮,他就起身。」

19. 偶然。如:「一不小心」、「一不留神」。

20. 表示加強動作。如:「把頭一扭」、「用手一摸」。

21. 姓。如明代有一炫宗。

22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