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87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![]() 段注本: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uó |
釋 義 | 1. 鳥從手中遺落。《說文解字.奞部》:「奪,手持隹失之也。」 2. 脫落、漏掉。如:「訛奪」。《後漢書.卷六七.黨錮列傳.李膺》:「本謂膺賢,遣子師之,豈可以漏奪名籍,苟安而已!」 3. 削除、使失去。如:「剝奪」、「褫奪」。唐.皮日休〈十原系述.原刑〉:「苟有過,必諭之;諭而不可,奪其政。」 4. 錯過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百畝之田,勿奪其時,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。」 5. 強取。如:「搶奪」。《水滸傳》第六七回:「殺去東京,奪了鳥位子,卻不強似在這裡鳥亂!」 6. 爭取。如:「奪標」。元.陶宗儀《南村輟耕錄.卷二二.司馬善諫》:「承旨帶罟罟娘子十有五人,皆務爭奪家財,全無哀戚之情。 7. 爭得、取得。如:「光彩奪目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三回:「賈政一舉目,見寶玉站在跟前,神彩飄逸,秀色奪人。」清.洪昇《長生殿》第五齣:「繡幕雕軒,珠繞翠圍,爭妍奪俊。」 8. 衝過、衝出。如:「奪門而出」、「淚水奪眶而出」。 9. 做決定。如:「裁奪」。《水滸傳》第六七回:「如或更變,別有定奪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