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86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覆也。大有餘也。又欠也。从大,从。,展也。(依檢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从大,从(申)。(申),展也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大」,下為「申」之變,末筆作豎折,不鉤。「俺」、「庵」、「掩」、「淹」、「菴」、「醃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為左偏旁時,上捺改頓筆,豎折改豎挑,如︰「鵪」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yǎn ㈡yān |
釋 義 | ㈠ 1. 覆蓋、涵蓋。《說文解字.大部》:「奄,覆也。」《詩經.周頌.執競》:「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。」《淮南子.脩務》:「萬物至眾,而知不足以奄之。」 2. 急遽、忽然。如:「奄忽」。《三國志.卷四四.蜀書.蔣琬費禕姜維傳.蔣琬》:「先主嘗因游觀,奄至廣都,琬眾事不理,時又沉醉,先王大怒,將加罪戮。」北周.庾信〈楊柳歌〉:「百年霜露奄離披,一旦功名不可為。」 3. 呵欠。《說文解字.大部》:「奄,又欠也。」 ㈡ ㄧㄢ 1. 久。通「淹」。《詩經.周頌.臣工》:「命我眾人,庤乃錢鎛,奄觀銍艾。」《漢書.卷二二.禮樂志》:「聲氣遠條鳳鳥鴹,神夕奄虞蓋孔享。」 2. 滯留。通「淹」。南朝宋.謝靈運〈登永嘉綠嶂山〉詩:「踐夕奄昏曙,蔽翳皆周悉。」 3. 閹人、宦官。通「閹」。《周禮.天官.冢宰》:「酒人,奄十人,女酒三十人,奚三百人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三六.列傳.李光弼》:「贊曰:『及困於口舌,不能以忠自明,奄侍內構,遂陷嫌隙。』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