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 」為「夢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夕部》:「 ,不明也。從夕,瞢省聲。」《說文解字. 部》:「 ,寐而有覺也。從宀,從 ,夢聲。」段玉裁注云:「夢之本義為不明,今字假為 寐字,夢行而 廢矣。」《玉篇.夕部》:「 ,莫忠切,亂也;不明也。又莫貢切,今 想字。」《玉篇.㝱部》:「㝱,莫洞切,寐而有覺也。」《廣韻.去聲.送韻》:「 ,寐中神游。《說文》云:寐而有覺。莫鳳切。夢,上同。」《集韻.去聲.送韻》:「㝱、 ,《說文》:寐而有覺也。或作 ,通作 。」《龍龕手鏡.宀部》:「㝱,音 。 ,不明也。寐而有覺曰夢,寐中神遊也。」《四聲篇海.夕部》:「 、莫忠切, ,夢亂也;不明也。又莫貢切,今以為㝱想字也。」《字彙.宀部》:「 ,與夢同。《說文》:從宀、從爿、從夢。爿者倚也。宀,屋也。臥安則 多也。今經典相承,通作夢矣。」《正字通.宀部》:「 ,同夢。夢之為 ,猶寤之為 ,字畫繁簡小別,其義同,豈可析而為二?此感于說文不必分而強分之誤。」《字彙補.宀部》亦云:「 ,按說文 寐也。夢,不明也。二字原為二義,今經籍相仍, 都作夢,無後古文遺意矣。」按依段氏之說,夢、 本二字,後假借「夢」以為「 」,於是「夢」行而「 」廢。證諸上述各家之說,段氏之說殆是,故「 」遂為「夢」之異體矣。
#「㝱」另兼正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