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 異 體 字 C00727-002 力-05-07 內 容 〔關鍵文獻〕《玉篇》。 研訂說明 注 音 ㄎㄨㄤ 漢語拼音 kuāng 研 訂 者 蔡信發 內 容 「」為「劻」之異體。「劻」字始見《類篇.力部》,曰:「曲王切。劻勷、遽也。」《字彙.力部》、《正字通.力部》並同。「」字始見《玉篇.力部》,曰:「曲王切。勷,遽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陽韻》、《集韻.平聲.陽韻》並同。字書雖不言與「劻」之關係,然自「劻勷」、「勷」二詞同為「曲王切」、「遽也」可知:此二字乃疊韻連語也。夫疊韻連語本無正字,凡音同、音近者皆可為之,此猶「委蛇」可作「逶迤」、「倭夷」、「委移」、「威遲」等是也。復次,就字形而言,「劻」與「」形近,恐是傳鈔之際筆畫減省者也,其為一字當可認定,此《正字通.力部》、《康熙字典.力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力部》引《集韻》均作「劻」故也。夫「」字雖較「劻」字早出,然《異體字字典》既以「劻」為正字,則「」為其異體矣,故可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