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545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鐍」《說文》作「觼」。 大徐本:,環之有舌者。从角,敻聲。,觼或从金、矞。(古穴切) 段注本:,環之有舌者。从角,敻聲。,觼或从金、矞。(古穴切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ué |
釋 義 | 1. 有舌之環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觼,環之有舌者。……鐍,觼或从金、矞。」《續漢書志.第三○.輿服志下》:「紫綬以上,縌綬之間得施玉鐶鐍雲。」《續漢書志.第三○.輿服志下》:「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,以采組為緄帶,各如其綬色。黃金辟邪,首為帶鐍,飾以白珠。」 2. 箱篋前上鎖處。《廣韻.入聲.屑韻》:「鐍,扃鐍。」《莊子.胠篋》:「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,則必攝緘縢,固扃鐍,此世俗之所謂知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○九.列傳.王璵》:「震怒,破鐍入,取巫斬廷下。」 3. 鎖住。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二.灤陽消夏錄二》:「芮庶子鐵厓宅中一樓,有狐居其上,恒鐍之,狐或於夜廚下治饌,齋中宴客,家人習見亦不訝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六.灤陽消夏錄六》:「戈東長前輩,官翰林時,其太翁傅齋先生市上買一慘綠袍。一日,鐍戶出,歸失其鑰,恐誤遺於床上,隔窗視之,乃見此袍挺然如人立,聞驚呼聲,乃仆。」 ⇒「觼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