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5066 辵-04-08
說文釋形 「迕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ˇ ㈡(又音)ˋ
漢語拼音 ㈠wǔ ㈡(又音)wù
釋  義

ˇ

1. 遇、逢。《玉篇.辵部》:「迕,遇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六.陳王列傳.陳蕃》:「王甫時出,與蕃相迕。」

2. 違背、違逆。《正字通.辵部》:「迕,違也。」《漢書.卷五三.景十三王傳.廣川惠王劉越》:「宮人畏之,莫敢復迕。」漢.鼂錯〈說文帝令民入粟受爵〉:「上下相反,好惡乖迕,而欲國富法立,不可得也。」

3. 觸犯、冒犯。《資治通鑑.卷六三.漢紀五十五.獻帝建安五年》:「公貌寬而內忌,不亮吾忠,而吾數以至言迕之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巧娘》:「笑問:『何迕巧娘?』生言:『不自知罪。』」

4. 夾雜、錯雜。《文選.宋玉.風賦》:「耾耾雷聲,迴穴錯迕。」唐.李善.注:「錯迕,雜錯交迕也。」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動物類.毗陵驛馬》:「蹏聲、鐸聲、箠聲迕交衢,晝夜不絕。」

ˋˇ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