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󸫱󸫰𧬲

說 明

正  字 B04650 言-05-12
說文釋形 未命名,詰詘也。一曰屈襞。从言,出聲。未命名,詘或从屈。(區勿切)
注  音 ㄑㄩㄔㄨˋ
漢語拼音 ㈠qū ㈡chù
釋  義

㈠ㄑㄩ

1. 彎曲。同「屈」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詘,詰詘也。」《荀子.勸學》:「若挈裘領,詘五指而頓之,順者不可勝數也。」

2. 屈服、折服。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:「今欲并天下,凌萬乘,詘敵國,制海內,子元元,臣諸侯,非兵不可。」《管子.五輔》:「整齊撙詘,以辟刑僇。」

3. 吐詞艱澀、言語鈍拙。通「訥」。《史記.卷一○三.萬石張叔列傳》:「太史公曰:仲尼有言:『君子欲訥於言。』」南朝宋.裴駰.集解引徐廣:「『訥』字多作『詘』,音同耳。古字假借。」

4. 冤屈。《呂氏春秋.貴直論.壅塞》:「宋王因怒而詘殺之。」

5. 反而。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:「一舉眾而注地於楚,詘令韓魏歸帝重於齊,是王失計也。」

6. 姓。如漢代有詘強。

ㄔㄨˋ

貶低。同「黜」。《戰國策.韓策三》:「彼公仲者,秦勢能詘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