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𧏦󸥒𧑮󸥑𧔀𧔇

說 明

異 體 字 B04326-001 虫-14-20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集韻.上聲.準韻》。

字辨.體辨一》。



#「蠕」另兼正字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ㄖㄨㄢˇ #⑴ㄖㄨˊㄖㄨㄢˇ
漢語拼音 ruǎn #⑴rú ⑵ruǎn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蠕」為「蝡」之異體。「蝡」之篆文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虫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曰:「動也。從虫耎聲。」(大徐本篆文作「手寫字」)

「蠕」字見《廣韻.上聲.準韻》,以為「蝡」之或體,《集韻.上聲.準韻》、(上聲.獮韻)並同。按:「蠕」者乃因形近而訛之後起俗字也。段玉裁於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「偄」字下注曰:「古者耎聲本在元寒部而入歌戈部,需聲本在侯部而入虞部,分別劃然……自唐初『耎』已訛『需』。」於心部「愞」字下亦曰:「『需』、『耎』二聲,古分別畫然,需聲在古音四部,人于切;耎聲在古音十四部,乃亂切,而自張參以來,改『耎』為『需』,不能諟正。」說是,則「蠕」為「蝡」之異體可從,故可收。



#「蠕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