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61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念」︰上半作「今」,不作「令」;「今」之中作一短橫,兩端不接邊筆,下作一橫撇;下半作「心」,寫法參「念」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diàn ㈡niàn |
釋 義 | ㈠ 「唸㕧」:呻吟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唸,唸吚(㕧),呻也。《詩》曰:『民之方唸吚(㕧)。』」 ㈡ㄋ一 1.吟誦、讀。如:「唸經」、「唸臺詞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二回:「悟空謝了,即抽身,唸著訣,丟個連扯,縱起觔斗雲,徑回東勝。」清.王鵬運〈沁園春.詞汝來前〉詞:「唸百年歌哭,誰知我者?千秋沆瀣,若有人兮。」 2.攻讀、研習。如:「他一唸完大學,就開始工作了」、「若無心於課業,如何能把書唸好?」 3.反反覆覆或不停地說著。如:「媽媽一天到晚唸你,就是要你把握現在,以免未來後悔莫及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