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053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種也。从坴、。持亟種之。《書》曰:「我黍稷。」徐鍇曰:「坴,土也。」(育祭切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yì ㈡shì |
釋 義 | ㈠ 1. 種植。同「藝」。《說文解字.部》:「埶,種也。」 2. 技能。同「藝」。《集韻.去聲.祭韻》:「埶,一曰技能也。或作藝。」 ⇒「藝」之異體。 ㈡ 1.形勢。同「勢」。《周禮.匠人》:「凡天下之地埶,兩山之間必有川焉。」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太史公曰:『然羽非有尺寸乘埶,起隴畝之中,三年,遂將五諸侯滅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號為霸王。』」 2.趨勢、傾向。同「勢」。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:「桑落瓦解,其埶可見。」 3.人或物所處之位置。同「勢」。《後漢書.卷一三.隗囂公孫述列傳.隗囂》:「要之,魚不可脫於淵,神龍失埶,即還與蚯蚓同。」 4.權勢、勢力。同「勢」。《後漢書.卷二三.竇融列傳》:「憲恃宮掖聲埶,遂以賤直請奪沁水公主園田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列傳》:「帝不喜之,數加譴敕,所以禁遏甚備,由是權埶稍損,賓客亦衰。」 ⇒「勢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