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67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髯」《說文》作「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rán |
釋 義 | 1.兩頰之鬚。泛指「鬍鬚」。《說文解字.須部》:「髯,頰須也。」宋.徐鉉曰:「今俗別作髯。」宋.李昉《太平廣記.卷一九三.虯髯客》:「忽有一人,中形,赤髯如虯,乘蹇驢而來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「只見張果搖搖擺擺走將來,面貌雖是先前的,卻是一頭純黑頭髮,鬢髯如漆,雪白一口好牙齒,比少年的還好看些。」 2.多鬚者。《三國志.卷三六.蜀書.關張馬黃趙傳.關羽》:「黥、彭之徒,當與益德並驅爭先,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。」明.袁宏道〈贈李雲峰〉詩:「何處識老髯,自虎跑泉始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