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𣈪󶩉󶨷󶩄󶨲󶨶󶨺󶩅󶨹󶨸󶨼󶨬󶨽󶨮󶨭󶨫󶨯󶨪󶩁󶩀󶩃󶨳󶩇󶩈󶨾𩔧󶨿󶩂󶨰󶨴󶨻󶩆󶨱󶨵

說 明

正  字 A04564 頁-10-19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種類相似,惟犬為甚。从犬,頪聲。(力遂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穜類相󰇽(似),唯犬為甚。从犬,頪聲。(力遂切)
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種類相似,惟犬為甚。从犬,頪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上作「米」︰上下四筆不接橫、豎;左下作「犬」︰末捺改頓點;右半「頁」之左下撇上觸橫筆,寫法參「頪」(C16114)字。「禷」(B03081)、「蘱」(B04191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此字或省寫作「类」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

注  音 ㄌㄟˋ
漢語拼音 lèi
釋  義

1. 由許多相同或相似之人事物綜合而歸屬成之種別。如:「人類」、「菌類」、「非我族類」。《說文解字.犬部》:「類,種類相似,惟犬為甚。」《易經.繫辭上》: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一七回:「他都分門別類的抄起來,等到用著的時候拿出來對付著用。」

2. 似、像。如:「畫虎類犬」。《左傳.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為刑罰威獄,使民畏忌,以類其震曜殺戮。」元.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「今日你楚州大旱,豈不正與此事相類?」

3. 法則、榜樣。《玉篇.犬部》:「類,法也。」《禮記.緇衣》:「下之事上也,身不正,言不信,則義不壹,行無類也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懷沙》:「明告君子,吾將以為類兮。」

4. 事理。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心不若人,則不知惡,此之謂不知類也。」《商君書.修權》:「故法者,國之權衡也,夫倍法度而任私議,皆不知類者也。」

5. 善。《廣韻.去聲.至韻》:「類,善也。」《詩經.大雅.皇矣》:「克明克類,克長克君。」漢.鄭玄.箋:「類,善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。」晉.杜預.注:「類,善也。」

6. 大概、大抵。如:「類皆如此」。《漢書.卷七六.趙尹韓張兩王傳.尹翁歸》:「類常如翁歸言,無有遺脫緩於小弱,急於豪彊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一.灤陽消夏錄一》:「漢代諸儒,去古未遠,訓詁箋注,類能窺先聖之心。」

7. 量詞。計算事物類別之單位。如:「酒類」、「三大類」。《尹文子.大道》:「五色、五聲、五臭、五味凡四類,自然存焉天地之間而不期為人用。」

8. 姓。如宋代有類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