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54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xù ㈡yù |
釋 義 | ㈠ 1.敬謹貌。《說文解字.頁部》:「頊,頭頊頊謹貌。」《廣韻.入聲.燭韻》:「頊,謹敬貌。」 2.「頊頊」:茫然自失貌。《莊子.天地》:「子貢卑陬失色,頊頊然不自得,行三十里而後愈。」清.蒲松齡《聊齋志異.卷六.蕭七》:「執燈細照階除,都復烏有。意頊頊不自得。」 3.「顓頊」:上古五帝之一。相傳為黃帝之孫,最初建國於高陽,故號高陽氏。《廣韻.入聲.燭韻》:「頊,顓頊高陽氏也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》:「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絕。」 ㈡ 枕骨。《廣韻.入聲.燭韻》:「頊,人頊 。」《集韻.入聲.燭韻》:「頊,人腦 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