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󶥄󶥅𦆊󶥃󶥂󶥁

說 明

正  字 A04523 革-13-22
說文釋形 「韁」《說文》作「繮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馬紲世〔也〕。从系,畺聲。(居良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馬紲也。从系,畺聲。(居良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从糸,畺聲。後世通行作「韁」,唐.張參《五經文字.革部》:「韁,案字書無此字,今經典通用之。」「韁」之寫法:左半「革」之中豎,上接「廿」;右半作「畺」:作二「田」、三橫,寫法參「僵」字。按:本典收「畺」為「疆」之異體字。收「繮」為「韁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ㄐㄧㄤㄍㄤ
漢語拼音 ㈠jiāng ㈡gāng
釋  義

㈠ㄐㄧㄤ

1. 拴繫馬匹之繩索。如:「脫韁野馬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韁(韁),馬紲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三回:「可解馬韁繩接連,拴縛帝腰,放下船去。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四:「那驢散了韁轡,隨他打滾,好不自在。」

2. 束縛、限制。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上》:「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,繫名聲之韁鎖。」宋.柳永〈夏雲峰.宴堂深〉詞:「醉鄉歸處須盡興,滿酌高吟。向此免,名韁利鎖,虛費光陰。」

㈡ㄍㄤ,ㄐㄧㄤ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