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509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獸皮治去其毛,革更之。象古文之形。凡革之屬皆从革。,古文革,从三十。三十年為一世,而道更也。臼聲。(古覈切) 段注本:,獸皮治去其毛曰革。革,更也。象古文革之形。凡革之屬皆從革。,古文革,从。年為一世,而道更也。聲。(古覈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獸皮治去其毛曰革,象古文革之形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廿」,下中豎上接於「廿」。「勒」、「愅」(B01141)、「緙」(B03409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此字筆順末筆為豎,故當左偏旁時,下橫筆不斜挑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gé ㈡jí |
釋 義 | ㈠ 1. 去毛且經過加工處理之獸皮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革部》:「革,獸皮治去其毛曰革。」《詩經.召南.羔羊》:「羔羊之革,素絲五緎。」《周禮.秋官.穴氏》:「以時獻其珍異皮革。」 2. 以皮革製成之甲冑、兵器等軍械裝備。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:「革車百乘,錦繡千純,白璧百雙,黃金萬溢。」《史記.卷二三.禮書》:「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,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,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。」唐.杜甫〈羌村〉詩三首之三:「兵革既未息,兒童盡東征。」 3. 轡首。《爾雅.釋器》:「轡首謂之革。」《詩經.小雅.蓼蕭》:「既見君子,鞗革忡忡。」漢.毛亨.傳:「革,轡首也。」《韓非子.外儲說右下》: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,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。 4. 人體皮膚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四體既正,膚革充盈,人之肥也。」 5. 變更、改換。《易經.革卦》:「《彖》曰: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。」晉.桓玄〈鸚鵡賦〉:「革好音以遷善,效言語以自騁。」 6. 除去。北齊.劉晝《劉子.卷九.風俗》:「立禮教以革其弊性,風移俗易而天下正矣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「龍顏大怒,即批革職。」 7. 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離()下兌()上,表去故、變革之象。 8. 姓。如漢代有革鑒,明代有革從時。 9.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 ㈡ 危急。《集韻.入聲.職韻》:「,《說文》:『急也。』或作革。」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夫子之病革矣。」《聊齋誌異.卷一.葉生》:「病革,難遽瘥,請先發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