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476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xū ㈡rú |
釋 義 | ㈠ㄒㄩ 1. 等待。《說文解字.雨部》:「需, 2. 有所欲求。如:「需求」、「需要」。清.李漁《閒情偶寄.卷一六.頤養部.療病》:「其人急需之物,可以當藥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:「他見我們地方官以禮相待,就是有點需索。」 3. 為維持或處理某事所必要耗費之金錢或物品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三回:「糧食軍需,謹當應付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五一回:「饒鴻生卻毫不介意,趕著寫信到家裡匯出二萬銀子,以備路上不時之需。」 4. 遲疑。《左傳.哀公十四年》:「需,事之賊也。」晉.杜預.注:「言需疑則害事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附會》:「率故多尤,需為事賊。」 5. 《易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乾( ㈡ 柔滑貌。《戰國策.秦策二》:「其需弱者來使,則王必聽之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