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25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,厚也。从,東聲。凡重之屬皆从重。徐鍇曰:「者,人在士上,故為厚也。」(柱用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厚也。从,東聲。楷書寫法:起筆作撇。獨用及當右偏旁時如此,如︰「種」、「腫」、「董」、「踵」、「鍾」等字。若為左偏旁時,末橫斜挑,如︰「動」、「衝」等字。按:本典收「」(C01601)為罕用字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zhòng ㈡chóng |
釋 義 | ㈠ 1. 濃、厚、深。如:「口味重」、「顏色重」。《說文解字.重部》:「重,厚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季春紀.盡數》:「凡食無彊厚味,無以烈味,重酒,是以謂之疾首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四回:「雲長義氣深重,必不肯降。」 2. 物體之分量大。與「輕」相對。如:「這塊石頭比那塊木頭重。」《玉篇.重部》:「重,不輕也。」《左傳.宣公三年》:「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,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。」《穀梁傳.昭公二十九年》:「昭公出奔,民如釋重負。」 3. 偏好、注重。如:「重色輕友」。《左傳.哀公十六年》:「子高曰吾聞之以險徼幸者,其求無饜,偏重必離。」《莊子.刻意》:「眾人重利,廉士重名。」 4. 要緊的。如:「重要」、「庫房重地」。《禮記.月令》:「挺重囚,益其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一回:「江陵乃荊襄重地,錢糧極廣。」 5. 劇烈或嚴重的。如:「重病」。《莊子.讓王》:「重傷之人,無壽類矣。」《魏書.卷四四.列傳.宇文福》:「屬大乘妖黨突入州城,延率奴客戰,死者數人,身被重創。」 6. 嚴峻或程度不輕的。如:「重刑」、「重罰」。《周禮.秋官.大司寇》:「刑亂國,用重典。」《漢書.卷二三.刑法志》:「一曰刑新邦用輕典;二曰刑平邦用中典;三曰刑亂邦用重典。」 7. 價值高的、豐厚的。如:「重器」。《史記.卷四一.越王句踐世家》:「而懷其重寶,閒行以去,止於陶,以為此天下之中,交易有無之路通,為生可以致富矣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四回:「如蒙批准,將來一定重酬。」 8. 增加。《呂氏春秋.季夏紀.制樂》:「今故興事動眾以增國城,是重吾罪也。」《漢書.卷四.文帝紀》:「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聖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,而曰豫建太子,是重吾不德也。」 9. 每每、屢次。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僕又佴之蠶室,重為天下觀笑。」唐.白居易〈渭村雨歸〉詩:「復茲夕陰起,野色重蕭條。」 10. 比……為重。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人固有一死,或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。」《漢書.卷六二.司馬遷傳》:「死有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。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七回:「不畏強禦,忠肝瀝血。死重泰山,名光日月。」 11. 穩健、莊重。《三國志.卷一三.魏書.鍾繇華歆王朗傳.王朗》:「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,然後宜選持重之將。」《晉書.卷一二二.呂光載記》:「沉毅凝重,寬簡有大量,喜怒不形于色。」 12. 謹慎。如:「安土重遷」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重用兵者強,輕用兵者弱。」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古人所以重施刑於大夫者,殆為此也。」 13. 尊敬。如:「尊重」。《宋書.卷九一.孝義列傳.賈恩》:「少有志行,為鄉曲所推重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「做官的時候,全不曉得敬重上司,只是一味希圖著百姓說好。」 14. 珍惜、愛護。唐.元稹〈鶯鶯傳〉:「臨紙鳴咽,情不能申,千萬珍重、珍重千萬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五回:「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,不宜輕敵小寇。願將軍自重。」 15. 物體或人體之分量。如:「重量」、「體重」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回:「晁大舍道:『你只強,休說別的,天下有這個大獅貓,這沒有十五六斤重麼?』」《紅樓夢》第九六回:「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,兩隻腳卻像踩著棉花一般,早已軟了,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將來。」 ㈡ 1. 添加、複疊。唐.柳宗元〈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〉詩:「嶺樹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腸。」宋.陸游〈遊山西村〉詩:「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」 2. 再、另。如:「重遊故地」、「重修舊好」。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二三.濼陽續錄五》:「破鏡重合,古有其事。若夫再娶而仍元配,婦再嫁而未失節,載籍以來,未之聞也。」《孽海花》第九回:「雯青只得自回新房,與彩雲敘舊,久別重逢,綢繆備至。」 3. 量詞。計算相疊、累積物之單位。如:「九重天」、「千重山」。《莊子.天下》:「天子棺槨七重。」唐.李白〈早發白帝城〉詩:「兩岸猿聲啼不盡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