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𡇃󶇌󶇋󶇊󶇍

說 明

正  字 A04199 邑-00-07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國也。从囗。先王之制,尊卑有大小,从卪。凡邑之屬皆从邑。(於汲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國也。从囗,从描述: 002。段玉裁注云:「(囗),音韋,封域也。」楷書寫法:上作「口」,下作「巴」。獨用及作下偏旁時如此,如︰「邕」字。若為右偏旁時,變形作「阝」,三畫,與「阜」作左偏旁變形同,遂有「左阜右邑」之部首口訣。按:本典收「描述: 002」為「卩」(C00891)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國家。《說文解字.邑部》:「邑,國也。」《左傳.桓公十一年》:「鄖人軍其郊,必不誡,且日虞四邑之至也。」晉.杜預.注:「邑,亦國也。」

2. 京城、國都。《詩經.商頌.殷武》:「商邑翼翼,四方之極。」漢.毛亨.傳:「商邑,京師也。」唐.李白〈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〉:「湯及盤庚,五遷其邑。」

3. 城市。《史記.卷六八.商君列傳》:「衛鞅既破魏還,秦封之於、商十五邑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二回:「兗州薛蘭、李封軍士皆出擄掠,城邑空虛,可引得勝之兵攻之,一鼓可下。」

4. 建都、建城。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至周之衰,秦興,邑於西垂。」

5. 封地。《周禮.地官.載師》:「以家邑之田任稍地,以小都之田任縣地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家邑,大夫之采地。」《宋書.卷六五.列傳.杜驥》:「以軍功為驍騎將軍,封邵陽縣男,食邑三百戶。尋坐巧佞奪爵。」

6. 憂愁不安。通「悒」。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忳鬱邑余侘傺兮,吾獨窮困乎此時也!」《荀子.解蔽》:「不慕往,不閔來,無邑憐之心。」

7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